人教版2016-2017年度廊坊市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6-2017年度廊坊市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18 22:4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年度廊坊市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A.
全体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
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1980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党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这次大会追悼的领导人是(

A.
彭德怀
B.
刘少奇
C.
贺龙
D.
陈毅
3.某学校拟举办一个讲座,主题是“文革往事”。他们准备请本校亲身经历过该时期的教师作为主讲人,请根据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主讲人(

A.
王老师,1954年
B.
张老师,1978年
C.
李老师,1980年
D.
赵老师,1988年
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
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5.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大量先进模范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王崇伦
6.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
中华民国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7.APEC
的含义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8.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

A.
设立学位制度
B.
发展高等教育
C.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9.某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品对联韵味,析国策战略”的主题活动。下列问题中最适合对联“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的横批是(

A.
科教兴国
B.
依法治国
C.
改革开放
D.
振兴经济
10.“东方魔稻”的培育者是


A.
侯德榜
B.
王淦昌
C.
钱学森
D.
袁隆平
11.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2.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
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
D.
少数民族享有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1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4.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
B
C
D
A.
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实验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5.印度首都新德里有一条美丽的大街被命名为“五项原则街”。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和平共处
C.
互不侵犯
D.
荣辱与共
16.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195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60自然灾害
B.
1952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6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1952互助合作运动开展;1960“八字方针”的提出
D.
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60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
1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
A.
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B.
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
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18.2013年1月22日,宝成铁路绵阳站新站全面投入运营。宝成铁路建成于(

A.
“一五计划”时期
B.
新中国初期
C.
“文革”时期
D.
洋务运动时期
19.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A.
新中国初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文革”时期
20.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前和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划时代的变化就是(

①中国国门的钥匙---海关管理权完全回到中国人的手中
②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各阶层的人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民主权利
③新中国的法律和政令普遍实施于全国已解放地区
④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完成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21题12分,22题14分,23题14分,24题12分)
21.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关系已成为构筑21世纪大国关系的重要一环。2016年底,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对中国的政策令人关注。回顾历史,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我六个阶段;……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对时期(1949-▲)
——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那一次侵华战争?同一世纪20年代,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伙同其他与会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
(3分)
材料二
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2)导致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美国将1937-1945年定为对中国的“赞赏阶段”,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3分)
材料三下图
(3)结合右图,请你为材料一中“⑥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3分)
材料四
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4)通过探究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又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3分)
22.(16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②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
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图①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次改革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4分)
(2)图②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4分)
(3)图③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分)
(4)图
④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什么制度?(3分)
23.(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953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采取了重大经济措施,使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3分)
材料二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3)据材料二,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4分)
材料三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4)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4分)
24.(13分)近代以来,发展工业一直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强国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前期,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861年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主要生产子弹、火药和炸弹,经费由军费中拨给。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仿制毛瑟枪,经费由清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用管军队的方法约束工人,制造的炮弹铜箔不合格、战时需用锉刀加工。福州船政局初期聘用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执技居奇,唯利是图。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在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1978年-201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
请回答:
(1)问题一:请列举出洋务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一,概括出阻碍“近代军事工业”发展壮大的因素有哪些?
(3分)
(2)问题二:材料二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3分)
(3)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我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哪一区域?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
(4)问题四:根据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201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现什么发展趋势?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3分)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B
6.B
7.A
8.C
9.A
10.D
11.B
12.B
13.D
14.D
15.D
16.B
17.C
18.A
19.D
20.B
21.(1)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约:《九国公约》。
(2)事件:珍珠港事件;
理由:中国是亚洲战争的主战场,牵制了大部分日军,有利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
(3)时间:1972年;
理由:尼克松总统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言之成理即可。
22.(1)土地改革
农民
(2)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大跃进”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3.(1)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战争
(2)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最高利益:实现工业化(发展工业).建设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
(4)高速度、浮夸风、忽视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例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24.(1)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任二)
(2)状况: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外国的侵略,三座大山的压迫等。
(3)东北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4)呈上升(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