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3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5-19 11:5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年份(公元) 人口(亿) 年份(公元) 人口(亿)
2 0.55 1959 6.72
740 0.48 1969 8.07
1578 0.60 1979 9.75
1764 2.00 1989 11.27
1849 4.10 1999 12.58
1949 5.42 2009 13.35
下面是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及1949-2009年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请据表格分析:
讨论
1、什么时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侯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
年份(公元) 人口(亿) 年份(公元) 人口(亿)
2 0.55 1959 6.72
740 0.48 1969 8.07
1578 0.60 1979 9.75
1764 2.00 1989 11.27
1849 4.10 1999 12.58
1949 5.42 2009 13.35
下面是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
1、什么时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侯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
1、答:我国从1949年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2、答:我国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原因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
具体要求是什么?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 晚育,少生 优生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优生:
通过男女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等措施,避免有遗传疾病孩子的出生。
晚婚: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各推迟3周岁结婚。
晚育:
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初次)生育。
少生:
稳定低生育水平。
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问题1: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绿洲沦为荒漠
水土大量流失
沙尘暴频发
干旱缺水严重
洪涝灾害频发
物种纷纷灭绝
温室效应加剧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
保护野生动物
消减噪声
问题2: 近些年来,山东沿海地区频频遭受浒苔的侵袭、赤潮的危害。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水域恢复往日的生机?
赤潮也叫红潮,是因为海水的富营养化,导致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突然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
水华也叫水花,藻花是湖泊,池塘等淡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污染现象
城市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的大量排放等
1、制定相应法律法规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2、建立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后再排放。
3、打捞已经产生的藻类植物。
问题3: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采用毒素的方式捕鸟,主要采用蜘蛛毒,还有就是使用夹套的方式捕鸟。
鸟类:
消灭害虫——虫灾 ;消灭害兽——鼠害 ;散布种子和传粉——粮食减产。
问题4:植树造林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吗?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那些成果?
“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目前这一工程累计造林22×106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1/7。
三北”防护林规划区
近十年来,我国又陆续兴建长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等生态工程,并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太行山绿化工程
瑞安海岸基干林带
200多名专业造林工人奋战在瑞安海岸基干林带的4个标段,种植榕树、樟树、女贞等树木7万多株,在标准堤坝内扩建一条12.8公里长、100米宽的海岸基干林带
  治理沙化耕地,
控制水土流失,
防风固沙,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改善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
问题5: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保护野生鸟类,珍爱生命。
问题6: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珍稀动植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钱豹、红松、长白落叶松等。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主要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 。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南坪县。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到2001年底,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551个,国家级171个,面积达1.4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44%左右。
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50年代被引进中国。它的生长、繁殖速度极快,在生长中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悄悄登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条件下,它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使当地植物被受到严重破坏,被称为“植物杀手”。
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商品往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1.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污染。
2.生物多样性丧失。
3.生态灾害频繁爆发,损失严重。
1、森林锐减
2、空气污染
3、水污染
4、温室效应
5、生物入侵
……
1.有人说“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说法的?
答:不合理.粮食问题确实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但它只是制约人口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
2、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事例?你认为应当怎样改变这些现状?
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一棵棵的树都倒下了,可以自备餐具尽量不用一次性产品;私家车越来越多尾气排放越来越多,我们呼吸的空气越来越差,可以采取运用公共交通设施或步行骑车;垃圾废物随意丢弃及污染环境又浪费,可以垃圾分类把可用的变废为宝;水资源急缺和浪费,节约用水,水的循环使用,如洗衣洗菜的水冲厕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