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2《二力平衡》课件(27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2《二力平衡》课件(27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5-20 17:57:24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体验活动: 如图,用手指顶着米尺,尽力让尺不倒下,看看谁坚持的时间长.说说你的经验:
当米尺如图倾斜时,为保持平衡,你会怎么做?观察与思考上述物体各处于怎样的状态?分别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静止状态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 .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 .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做平衡力 。
二力平衡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状态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3.了解二力平衡条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找一找:
我们身边哪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站立的卫兵匀速直线航行的飞机汽车急刹车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 打开的降落伞和小球分别受什么力作用,谁能保持平衡状态? 降





落小球下落越来越快重力、空气阻力提出问题: 猜想:二力平衡要满足什么条件? ……
请对照课桌上的器材,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物体平衡时两个力应该满足的条件?活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组装器材:如图所示,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铁架台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一个钩码。想一想:
1.此时小卡片受到哪些力的
作用?
2.实验中对所选的小卡片有
怎样的要求?
1.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2.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卡片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3.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4.使小卡片剪开后变成不是同一物体,卡片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平衡 平衡 不平衡 不平衡 平衡 不平衡 不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大小相等.(4)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方向相反.
下图中,二力能平衡的是( )5牛5牛3牛3牛2牛2牛2牛2牛ABCDB练一练:

现在判断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是否平衡,你有几种方法?1.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判断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想一想: 测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时,弹簧测力计应怎么拉木块?知识应用: 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挂200克钩码,让弹簧测力计按下列要求运动,观察下列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分析其中原因?
(1)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
(2)在竖直方向缓慢匀速运动。试一试:生活· 物理· 社会 阿迪力不断调整自己的重心的目的是什么?使重力的作用线经过钢丝,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米尺的重力作用线经过指尖,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现在你知道手指来回移动的目的了吗?解释: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 
A.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 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
D. 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C课堂练习:2.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哪对是平衡力(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A3.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
A 肯定是平衡力
B 肯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也可能不是平衡力B
4.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_____1000N,若吊车改以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的大小 ____1000N.(填“>”“<”“=”)。
==
想想议议 张扬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木块做实验。发现当左边挂100克的砝码,右边挂200克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因此,他认为二力平衡时,其大小不必相等。请你评价他的实验合理吗?课堂作业:完成P64页www第 1. 3. 4题谢 谢谢谢指导《二力平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状态。
(2)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3) 了解二力平衡条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生存空间探索的欲望。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策略:通过猜想假设、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 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难点: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策略:通过实际应用,举例说明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掌握的目标。
三.教学方法
创设物理情境,激发求知欲,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最终由学生总结结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直观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在实验中,指导学生学会“实验探索—思考深入—归纳总结”的实验探究问题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资源
米尺 铁架台 滑轮 棉线 小卡片 钩码 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首先学生参与游戏:米尺在手指不倒,引起学生的兴趣,过渡到对几幅图片(如静止在桌上的花瓶、匀速上升的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分析。进而引出平衡状态分为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两种情况,并给出平衡力的概念: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下面就过渡到准备研究最简单的平衡---二力平衡。21cnjy.com
2、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满足的条件,首先由学生展开猜想,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再由学生汇报猜想条件,此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力的三要素来考虑。猜想是为下面的实验探究做准备,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仍然让学生思考讨论,可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介绍。由于实验器材比较特殊,用到初三才接触的定滑轮,教师在实验前可以适当介绍器材。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二力平衡条件,以突出重点。
实验探究与验证:
(活动1)两个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研究两个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步骤:进行仪器组装,选择适当数量的钩码,来改变细线对硬纸板两个对角拉力的大小。
(活动2)作用在硬纸板对角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研究两个力的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步骤:卡片一侧不挂钩码,另一侧挂两个,使卡片受两个力沿同一方向。
(活动3)作用在硬纸板对角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
步骤:把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活动4) 最后一个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老师可以直接用剪刀剪开静止的纸片,让学生认真观察,看剪开后的现象。
学生思考后归纳:
(1).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21·cn·jy·com
(2).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卡片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www.21-cn-jy.com
(3).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使小卡片剪开后变成不是同一物体,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线
同一物体
判断作用于物体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学生及时总结: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平衡有两种方法
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由所受力的关系来判断,即二力平衡条件来判断
试一试:
(1) 测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出示视频) 测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时,弹簧测力计应怎么拉木块?
让新旧知识进行整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2)试一试: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挂200克钩码,让弹簧测力计按下列要求运动,观察下列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分析其中原因?
1)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
2)在竖直方向缓慢匀速运动。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继续了解二力平衡原理的应 用
阿迪力不断的调整自己的重心的目的是什么?
解释开始活动时米尺不倒的原因
即用上题知识及时解决问题,又解答了开头设置的疑问
3、当堂训练,运用典型练习及时进行训练,突破难点。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 ) 21教育网
A.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 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
D. 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2)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那对是平衡力( )
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C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3)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
A 肯定是平衡力B 肯定不是平衡力C 可能是平衡力,也可能不是平衡力
(4)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_____1000N,若吊车改以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的大小 ____1000N.(填“>”“<”“=”)。
想想议议:
张扬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木块做实验。发现当左边挂100克的砝码,右边挂200克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因此,他认为二力平衡时,其大小不必相等。请你评价他的实验合理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创设物理情境,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来激发求知欲,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最终由学生总结结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直观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在实验中,指导学生学会“实验探索—思考深入—归纳总结”的实验探究问题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