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获得教养途径

文档属性

名称 (选)获得教养途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19 15:50:13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获得教养的途径


现代文新授课


1课时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给词语注音、释义(略)2.正确使用成语(略)
能力点
1.
理解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性。
2.对读经典获得教养这一命题,在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品析优美语句。
教育点
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重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掌握严密的逻辑顺序,领会文章语言的严密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文本研习与对话)一、激趣导入,交流探讨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三个关键词“修养”“教养”“经典”。其中哪位同学能站起来说一说“修养”和“教养”的含义,可以查查词典的。(开门见山,用问题切入,直截了当,也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学生查词典,思考。(PPT展示作者的介绍。)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代表作品有《在轮下》、《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彼得 卡门青》等等。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是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有同学起来说一下两个词语的词典意思。而后各说二词的区别。生1:“修养”,词典上解释说:一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如理论修养、文学修养、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艺术家。二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如这个人有修养,从不和人争吵。“教养”也有两个意思,一是教育培养,如教养子女。二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如说人有教养。师:很好,那么再结合我们平时常使用的两个词的语境,区分一下二词的区别。生2:“教养”含有形容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意思,而“修养”则强调一个人自身的“修炼”程度。而且它们的用法略有差别:“教养”多是长辈用来形容晚辈或小孩子。如:“X家的孩子很有教养”。反之则不可。
“修养”既可以用于长辈形容晚辈,也可以用于晚辈形容长辈,但一般不用于年龄不大的小孩子身上。如:“XX家的小孩子很有修养”就是错的了。生3:修养是个人领悟,教养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领悟,教养侧重于别人对自己的教育;修养着重于自己对自己各个方面的知识教育。
生4:修养是自身主动的提高。教养是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提高的。主动性的程度不一样。师:咱们同学理解的很细致到位,综合起来我们明白了二词的区别了。那么我们看看课文中作者对于这两个词的理解。(学生浏览阅读第一段,起来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明确: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在这里,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师: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篇文章的话,问你“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 ”你觉得会有哪些途径?生1:可以有读书,欣赏、创作艺术作品,家庭熏陶。

生2:还有体育、旅游、朋友等的影响。我觉得有教养应该是体现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养是人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完善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具体展现。想要有教养,就要注重礼貌礼仪,改掉不良习惯,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大家,使大家对个人产生认同感,并能以自身影响大家,使大家能够以自己为参照物。教养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习惯。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正所谓“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明白获得教养就是使自身的品质,道德、气质,等,是经过锻炼和培养达到的水平,途径也有很多。可是作者在这里给我们说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换个说法,就是杰作或经典。我们同学对阅读经典又什么看法吗?(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言。)在这里摘录一些说法供教师总结发言使用,可以各取所需。(一)读经典名著的好处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你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而读流行文学的好处是能掌握社会发展的动态,掌握社会发展的方向。不过重要的是你要懂得把握什么是真正的经典,什么是好的流行。现代流行的通俗作品虽然让人感染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二)名著中总有许多文化的积淀,许多伟大的人就是在名著中成长起来的。到底什么才是名著?什么才有资格被称为名著?可以这样想:名著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认为有价值的书籍。那么,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有价值的书籍,是否就不值得阅读了呢?我们的父母、老师、学校,一味地推荐他们认为“保险的书”、“有道理的书”,这些书到底好不好先不说,孩子们还没看就会产生厌倦感甚至逆反心理。(三)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会说只喜欢少年的小说而不喜欢大人的小说,因为我认为看名著并没有少年或成年之分。之所以有部分学生会不喜欢古典名著,我认为是因为这些人的认识尚浅,不能说成人的立场统统都是错的。
我不仅喜欢看《领导者》《我的父亲邓小平》等人物传记,也喜欢古典名著,我记得我在看《三国演义》时觉得书中语言运用非常独特,不同于国外名著也不同于国内现代名著,其简练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内容让我为之疯狂,那一段时间脑内净是张飞关羽刘备什么的,而且那一段时间写作时,也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吾汝什么的。就积累语言词汇精华而言,古典名著比现代小说更有价值。我都喜欢读《格列佛游记》,被它少有的华丽语言所吸引,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内容,所以在当天借来,一个晚上便看完。(四)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跟姐姐到图书馆去看书,在这个基础上,我在初中开始就接触文学名著,第一本读的小说是《茶花女》,当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读文学名著,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这是我们在家庭和学校中学习不到的知识,文学名著是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来的精神瑰宝,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写出那样的文字来,这是我读名著后的梦想,有一种想当文学家的渴望,是它们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它的好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哦。(五)知识无边无际,全世界每天出版的图书就有几万、十几万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永远无法通晓所有的知识,所以,我们要选择对我们最有益的书来读。
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武侠、言情小说以及卡通漫画、科幻、恐怖、休闲方面的书,如:《三重门》、《武侠传奇》、《文摘》、《意汇》等等。的确,每种书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如:言情小说语言优美、文笔流畅;武侠小说,语言形象、人物刻画惟妙惟肖;侦探小说情节生动、推理缜密、布局扣人心弦。可是读这些书籍,你有多少受益,你学到多少知识呢?
大部分都是无效的阅读,是没有价值的。加上这些书故事情节性太强,内容低级、庸俗,同学们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很容易陷入故事情境而不能自拔,就会出现上课、上自习时也想看的现象,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因为痴迷武侠小说中的“侠”、“义”而参与打架斗殴,痴迷言情小说而过早谈情说爱耽误学业的例子。据老师反映,去年高三有位成绩优秀的同学,就是因为沉迷淫秽书籍,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最后连三榜大学都没考上。(六)对于现在我们这种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宝贵知识财富,很多都在前人所留下的名著中。名著中,有着引人入胜的环境描写,有着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念等等。所以,读名著能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同学又要回避名著呢?我的看法是,在名著中,我们找不到会引起我们兴趣的东西,名著所描写的东西,离我们太遥远。名著名著,就是在经过时间与历史的磨练所遗留下来的真品。它里面所写的,离我们已经有了时间的距离,它之中的生活,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经历着的社会,它所写的穷与富,同样在我们这个生活中是不常见的。这类描写是以前的社会,是以前的压迫,是以前的表达。
而能够吸引我们的又是什么的阅读呢?就是流行和时尚。或许在成年人的眼里,在父母的眼里,在老师的眼里,我们的这种选择,只是庸俗和平凡,只是无用的吸收。但在我们的眼光里,这又是一种无上的享受。它写的贴近生活,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更加符合了我们的口味,让我们有读下去的欲望,就像我们现在明知道麦当劳、肯德鸡是“垃圾”食品,但是我们还是会去津津有味地吃它。(这个回答很有个性,是“反面”的,需要老师灵活引导。)
二、
目标导航,自主阅读(一)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阐述研读经典的意义的。(二)(遵循文本自然界顺序回答,逐段解决相关问题。)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实现阅读的目的?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1.为什么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为什么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
(明确:掌握作品里的鲜活的意识和人类巨意识财富;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丰盈,使自己与整个人类建立起息息相关的形象;使生活更有意义。)
2.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明确:这句话运用比喻,形象说明真正的阅读者为获得教养而进行的阅读是一种愉快的精神旅行,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进入新的境界。)
3.为什么作者强调阅读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
(明确: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为什么经典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4.为什么“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明确: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
探讨以上问题,可以请同学一方面从课本中寻找信息,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
读一些经典的句子。(在读中进一步揣摩和感悟。)
推荐读第6节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的描写用比喻展示了成长过程中书籍带给我们的神奇的魅力,比喻奇特而华美,值得欣赏)。

总结拓展,深化提高我们有一个现实家园,也有一个精神家园,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都是用书籍砌成的。我们看看几则名人名言:
(PPT展示)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教后记:一般的文章都是先在学生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文本,吃透文本,再进行深化与拓展,帮助学生理解。而这一篇文章说理性较强,学生可以读懂,但是理解起来也有些抽象与枯燥。所以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就想把抽象的道理具体话感性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于是就设计先弄清三个关键词“修养”“教养”“经典”的含义,其中“经典”要弄清楚“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要读经典?”等问题,而后再把学生自己的理解与原文相映照,找出契合点和出入点,来进一步帮助理解作者所说的内容。授课设计也是本着环节清晰明朗容易操作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读书,从中获得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生就是通过文本阅读发现问题,比较辨析学习材料作,假设推理问题,在探讨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而正是这一思维过程,学生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