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四季成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1 四季成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5-21 21: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1 四季成因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太阳在地球表面直射点有规律地南北移动。
(2)知道直射和斜射的不同,会造成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
(3)知道四季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
2.科学探究
(1)能描述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直射点的变化。
(2)能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同一地区物体影长的变化。
(3)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3.科学态度
(1)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四季成因。
(2)了解我国古人的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活动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四季影长
能根据物体正午影子的长短判断季节
观察和描述
活动2
直射与斜射
理解阳光直射和斜射造成物体的影长不同、地面获得热量也不同。能做模拟实验,加强对四季成因的理解
观察、描述、实验和探究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活情境:妍妍和琪琪外出游玩,发现古观星台放了一个很大的仪器——主表,这引起了她们的注意。
产生问题:这个主表是用来做什么的?
任务驱动:学生思考了解主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从而进一步思为主表影长变化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表:古人发明用来度量正午时刻日影长度的一种仪器。它由水平的 “圭”和垂直的“表”组成,主要用于测节气、定季节和制定历法。21教育网
活动1 四季影长
对影子的长短变化的观察,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经发现,并发明了专门用来测节气、定季节和制定历法的主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其成因,但在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长是不同的,这个问题只有少部分同学观察过。针对这一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是否可以利用正午物体影子的长短判断季节?教科书给出一张夏季正午时树的影子照片(树影几乎是树冠的垂直投影,所以可以判断只能是夏季正午)引发学生的思考。再用三张不同季节主表的图片,让学生去判断。从而让学生回顾四季物体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21cnjy.com
活动2 直射与斜射
活动1学生们已经知道同一物体不同季节正午时刻影长不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教科书给出同一束光不同照射角度的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阳光直射与斜射引起物体的影长、阳光覆盖面积不同,导致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所以地面升温不同
接下来,教科书呈现了地球公转示意图,反映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到不同位置时,阳光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差异。从而提出问题:不同季节温度不同,是否跟阳光直射点不同有关?按着这个问题,再根据教科书中的方法和步骤做模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由此,学生获得四季物体正午影长变化的证据。最后结合前面的知识,学生就可以尝试解释四季成因以及四季温度变化的原因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