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四季成因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太阳在地球表面直射点有规律地南北移动。
(2)知道直射和斜射的不同,会造成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
(3)知道四季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
2.科学探究
(1)能描述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直射点的变化。
(2)能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同一地区物体影长的变化。
(3)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3.科学态度
(1)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四季成因。
(2)了解我国古人的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活动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四季影长
能根据物体正午影子的长短判断季节
观察和描述
活动2
直射与斜射
理解阳光直射和斜射造成物体的影长不同、地面获得热量也不同。能做模拟实验,加强对四季成因的理解
观察、描述、实验和探究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活情境:妍妍和琪琪外出游玩,发现古观星台放了一个很大的仪器——主表,这引起了她们的注意。
产生问题:这个主表是用来做什么的?
任务驱动:学生思考了解主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从而进一步思为主表影长变化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表:古人发明用来度量正午时刻日影长度的一种仪器。它由水平的 “圭”和垂直的“表”组成,主要用于测节气、定季节和制定历法。21教育网
活动1 四季影长
对影子的长短变化的观察,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经发现,并发明了专门用来测节气、定季节和制定历法的主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其成因,但在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长是不同的,这个问题只有少部分同学观察过。针对这一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是否可以利用正午物体影子的长短判断季节?教科书给出一张夏季正午时树的影子照片(树影几乎是树冠的垂直投影,所以可以判断只能是夏季正午)引发学生的思考。再用三张不同季节主表的图片,让学生去判断。从而让学生回顾四季物体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21cnjy.com
活动2 直射与斜射
活动1学生们已经知道同一物体不同季节正午时刻影长不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教科书给出同一束光不同照射角度的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阳光直射与斜射引起物体的影长、阳光覆盖面积不同,导致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所以地面升温不同
接下来,教科书呈现了地球公转示意图,反映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到不同位置时,阳光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差异。从而提出问题:不同季节温度不同,是否跟阳光直射点不同有关?按着这个问题,再根据教科书中的方法和步骤做模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由此,学生获得四季物体正午影长变化的证据。最后结合前面的知识,学生就可以尝试解释四季成因以及四季温度变化的原因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