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太阳家族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系中的主要组成天体。
(2)知道八大行星大小及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科学态度
(1)尝试用常见物体模拟星球大小。
(2)能通过查阅资料来描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位置和顺序。
3.科学态度
(1)体验到太阳系的巨大,体会宇宙的神奇。
(2)对探索太阳系的奥秘产生兴趣。
二、教学指引
1.活动思路安排
活动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太阳系的“家庭成员”
了解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并用常见物体模拟这些行星的大小
观察和比较
活动2
太阳系的运行
查找资料了解地月系及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和顺序
查阅资料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活情境:妍妍、波波和彬彬在夜晚观星,发现有一颗红色的亮星是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
产生问题:行星还有哪些?行星是太阳系的成员吗?
驱动任务:学生们思考太阳系有哪些成员?
活动1 太阳系的“家庭成员”
古时候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天室中有五颗“会移动”的星星,其实它们是和地球一样都是围绕着太阳运动的行星,这里向学生简单地解释了行星的概念。然后,介绍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还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八大行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科书中首先呈现了一幅太阳和八大行星的大小比例图,方便学生对太阳和八大行星的大小进行比较。学生先观察八大行星和太阳的比例关系,再根据图上的大小比例寻找生活中可以模拟这些星球大小的常见物体。为什么不仅仅看图就可以了?一方面学生动手做了模拟行星大小的活动,印象会比看图要深刻得多;另一方面,用生活中的物品模拟这些星球的大小,比看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记忆。也许学生看完图后,就记得太阳最大,其他的星球都很小。但通过物品模拟活动,他们就会记住了哪个星球相对于太阳和其他星球有多大。教科书中的模拟物品没有太阳主要是太大不好拍照。实际中模拟物品差不多是直径两米的,一般只有吃饭的大圆桌可以模拟,也可以通过几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来模拟。其他的物品和代表的星球如下:
星球
模拟物
模拟物直径/厘米
距日比例/米
直径/厘米
太阳
大圆餐桌
200
0.0
218.3
水星
绿豆
1
90.9
0.8
金星
玻璃球
2
169.3
1.9
地球
葡萄
3
235.2
2.0
火星
黄豆
1
357.5
1.1
木星
篮球
24.6
1219.8
22.4
土星
排球
19
2237.4
18.9
天王星
海洋球
8
4499.8
8.2
海王星
海洋球
8
7055.5
7.9
活动2 太阳系的运行
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行星围绕太阳转,卫星围绕行星转。本活动主要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重点了解并描述地月系及八大行星公转轨道顺序。初步建构太阳系主要成员的围绕太阳运行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