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昼夜现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7 昼夜现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5-21 22:1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7 昼夜现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认识地球不同地区的昼夜不同。
(2)知道地球上昼夜现象与地球形状、阳光照射角度等因素有关。
2.科学探究
(1)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同一时间的昼夜现象,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昼夜现象的原因
3.科学态度
(1)通过昼夜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索地球科学的乐趣。
(2)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先进的航天技术,增加学生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活动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不同地区的昼夜差别
知道不同地区昼夜不同,并思考原因
观察、思考和描述
活动2
地球上的昼与夜
通过光照地球仪实验,能描述昼夜现象和什么因素有关
观察、实验和描述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活情境:琪琪和波波一起观看电视直播,发现中国是白天,但国外的赛场却是晚上(灯火通明)。
产生问题:世界上不同地区昼夜不同吗?
孩子们有的有亲人在国外,知道有时电话的两边是不同时间;有的出国旅游,经历过时差;有的在书中了解过,但多数学生只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并没有形成从地球的视角去认识全球昼夜现象的科学概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任务驱动:学生思考不同地区是否有昼夜不同。
活动1 不同地区的昼夜差别
北京和里约热内卢两个城市都举办过奥运会,孩子们比较熟悉、有亲切感。教料书给出北京和里约热内卢分别为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及地球仪照片,目的是引导学生跳出生活场景,站在宇宙的角度来观察地球,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北京和里约热内卢这两个具有不同昼夜现象的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21教育网
学习地球仪的基本特点也是本活动要完成任务之一。地球仪是为了便于人们认识地球,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模型。地球仪上除了海陆地形、政区等信息外,最重要的就是经纬网。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0°~180°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但为了避免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东西两个半球,所以习惯上人们以西经20°至东经160°区分东西半球。此外地球仪上还有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重要信息。21·cn·jy·com
通过观察,学生要发现在地球仪上北京和里约热内卢的地理位置在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都是“相对”的。所以,教科书上这两个城市的选择不是随意的,是经过挑选的。www.21-cn-jy.com
活动2 地球上的昼与夜
在活动1中,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猜想北京和里约热内卢昼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两地处于地球的两边。本活动则给出了原因:地球是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只有朝着太阳的一面被照亮,因此出现了昼夜现象。同时,配合“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拍摄的地球昼夜半球的照片,证实了以上说法。为了巩固这一概念,教科书安排学生通过手电筒照亮地球仪的模拟实验体验全球范围的昼夜现象。这一体验非常重要,虽然活动简单,但这是学生第一次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从宇宙的角度对一个全球的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这对于本单元要学生建构的多个科学概念有很大的帮助。2·1·c·n·j·y
我们知道地球的昼半球和夜半球是东西分界,而不是南北分界。为了让学生明确并建构这一科学概念,本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提出:巴黎、悉尼这两个和北京距离差不多的城市,为什么北京白天的时候、悉尼也是白天,而巴黎却是黑夜?活动要求学生再次用手电筒做模拟实验,探究原因。因此,发现昼夜半球是东西分布的,从而建构了完整的整个地球范围昼夜现象的科学概念。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