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3.6.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18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3.6.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18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5-22 11:24:45

文档简介

课题:3.6.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课型: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并会判断.
2.掌握切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切线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学案为载体,实施目标导学法,进行五环节教学:复习导入,提出问题→自主合作,解决问题→展示汇报,反馈点拨→巩固训练,拓展提高→小结收获,课堂检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完成本节学习任务.利用观察、动手、猜想、归纳、类比、尝试等方法,由生活情境引出知识,对比点和圆位置关系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数量关系,同时联想对称知识得出圆的切线性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2·1·c·n·j·y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活动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展示投影).
问题1.如图:平面内,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如上图,设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完成下面填空:
(1) 点A在_______ <=> d____r;
(2) 点B在_______ <=> d____r;
(3) 点C在_______ <=> d____r.
处理方式:1、2小题比较简单,直接找基础较弱的学生口答完成,学生互相交流补充,教师直接展示答案并给予积极评价.21*cnjy*com
设计意图:一图两用,复习旧知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回顾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同时为后面类比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埋下伏笔,起到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的作用.【来源:21cnj*y.co*m】
师:如果把点换成直线,那么直线和圆又会有哪些位置关系呢?(教师板书课题 )
问题3: 同学们在海边看过日出吗?请你用数学的眼光来欣赏 “海上日出”图,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出示).
(1)如果把太阳看作圆,地平线看作直线,你能用图形表示出上面地平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2)观察下图中地平线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说说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如何变化?由此你能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分为几种情况?
处理方式: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思考和动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一起完成,教师进行巡视和展示学生成果,鼓励学生动手作图解答,教师给予适时点拨和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情境的展示,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的方法.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1.展示目标(投影出示):
学习目标:
1. 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并会判断.
2.掌握切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重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切线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处理方式: 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默读明标,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目标展示,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为后面的探究指引方向.
(实施目标任务1)
2.活动内容:请大家自学课本89页,独立完成下面问题(3分钟).(出示投影)
(1)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如下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
(2)直线和圆有 (即直线和圆 )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 叫做切点.21教育网
(3)如图: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
① 直线和圆相交<=> d r;
② 直线和圆相切<=> d r;
③ 直线和圆相离<=> d r.
处理方式: 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默读明标,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同时用自学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自学解决目标中的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
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尽情施展自我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究精神.从而感受和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充分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同时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下一环节的小组合作与讨论做准备.
师:请同学们按照屏幕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三、展示汇报,反馈点拨
活动内容: 请各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指导中的问题答案,并作好展示准备.(2分钟)

处理方式:3个小题,先利用小组的任务分工,学友互助,通过讨论交流统一答案.最后分别找后进生代表进行展示回答,教师给予小组加分鼓励.错误的答案,通过优秀生进一步纠偏规范结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强调:
(1)d与r的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互逆的.
(2)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有两种(如图):根据定义中公共点的个数、或根据d与r的关系.
位置关系
基本图形
公共点个数
数量关系
相 交
2个
d相 切
1个
d=r
相 离
0个
d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职能作用,施行兵教兵式的互助合作,让程度较好学生给后进生做讲解,起到帮带和示范作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加深印象,完成目标任务1..同时开展小组间的加分竞争,起到夯实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发展团队精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内容:(实施任务目标2 )
问题1: 你能举出生活中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实例吗?
问题2:试根据图中提示画出满足条件的直线.
问题3:思考:上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请画出其对称轴.
处理方式:第1题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选代表回答展示结果,教老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如:自行车的车轮在地面上滚动,可以看做圆与直线相切;把筷子放在碗上,可看做直线与圆相交;摩天轮与地面是相离关系.2、3两题由学生动手尝试完成,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选派小组代表到黑板展示,同时教师强调在初中阶段只研究直线与圆相切这一位置关系.www.21-cn-jy.com
生(1和2):
设计意图:1题通过学生举例,巩固所学知识,并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以致用的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3题对知识起到上挂下联的作用,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巧为后面探究新知做铺垫,一题两用,一举两得,使知识螺旋上升,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www-2-1-cnjy-com
问题:如图,直线CD与⊙O相切于点A,直径AB与直线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投影展示)21*cnjy*com
生:直径AB垂直于直线CD.
理由: ∵右图是轴对称图形,AB是对称轴,
∴沿直线AB对折图形时,AC与AD重合,
因此,∠BAC=∠BAD=90°.
归纳结论:圆的切线_______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__________.
引导生书写符号语言:
∵CD是⊙O的切线,A是切点,
OA是⊙O的半径,
∴CD⊥OA.
处理方式:通过投影展示问题后,再次利用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进行点拨鼓励,最后由学生口答完成,教师及时强调并做好板书.【版权所有:21教育】
设计意图:在老师及时的引导下,学生知识不断向前推进,轻松完成目标任务2的学习,同时感受收获知识的快乐.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数学归纳能力的培养,发展合作精神.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例1. 已知Rt△ABC的斜边AB=8cm,直角边AC=4cm.
以点C为圆心作圆,当半径为多长时,AB与⊙C相切?
以点C为圆心,分别以2cm和4cm的长为半径作两个圆,这两个圆与AB分别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处理方式:例1由教师引导学生先进行分析,根据d与r间的数量关系可知:d=r时,相切;d<r时,相交;d>r时,相离.再根据d与r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结论.由学生到黑板板书出其答题过程,教师投影给出参考答案修正,鼓励多种方法计算.
生解:(1)如上图,过点C作AB的垂线段CD.
∵AC=4cm,AB=8cm;
∴cosA=,
∴∠A=60°.
∴CD=ACsinA=4sin60°=2(cm).
因此,当半径长为2cm时,AB与⊙C相切.
(2)由(1)可知,圆心C到AB的距离d=2cm,所以,当r=2cm时,d>r,⊙C与AB相离;
当r=4cm时,d<r,⊙C与AB相交.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巩固学生对切线性质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增强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培养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兴趣.21cnjy.com
巩固练习:(投影展示)
1. 已知⊙O的直径为12cm.
  (1)若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3cm,则直线l与⊙O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2)若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6cm,则直线l与⊙O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2.若直线和圆相交,圆的半径为r,且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为5,则有( )
  A. r < 5 B. r > 5 C. r = 5 D. r ≥ 52-1-c-n-j-y
3. 若直线与⊙O至少有一个公共点, 则此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交或相切 B. 相交或相离 C. 相切或相离 D. 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处理方式:此三个题目由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巡视指导;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统一答案,由学生互相纠错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小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再一次回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深化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师:同学们,因反思才进步,有总结才提高,就让我们就象虚心的竹子一样,节节进步,共同成长吧!
五、课堂检测,小结收获
课堂小结:请大家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一起分享.
当堂达标:
1.如图,直线AB与⊙O相切于点A,⊙O的半径为2,若∠OBA = 30°,则OB的长为( ) 21·cn·jy·com
A. B.4 C. D.2
2.(2014年天津市)如图,AB是⊙O的弦,AC是⊙O的切线,A为切点,BC经过圆心.若∠B=25°,则∠C的大小等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2014?邵阳)如图,△ABC的边AC与⊙O相交于C、D两点,且经过圆心O,边AB与⊙O相切,切点为B.已知∠A=30°,则∠C的大小是 .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小组互评和自评,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感受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促进对学习及时进行反思,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21·世纪*教育网
布置作业:
必做:课本习题3.7--- 1、3;
选做:如图,P为⊙O的直径BA延长线上的一点,PC与⊙O相切,切点为C,点D是⊙O上一点,连接P D.已知PC=PD=BC.下列结论:(1)PD与⊙O相切;(2)四边形PCBD是菱形;(3)PO=AB;(4)∠PDB=12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处理方式:课堂小结放手给学生完成,学生互相补充分享收获;当堂达标由学生独立完成,师生一起批改.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知识沉淀的过程,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梳理,养成反思的习惯,培养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
§3.5.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一 回顾: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 1.探索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1)从公共点个数来判断
(2)从点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间的数量关系来判断.
2.切线的定义与性质:
三 例题
四 小结收获,布置作业
课件18张PPT。第三章 圆第六节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问题1.如图:平面内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A . B.C (1)C点在圆内 (2)B点在圆上(3)A点在圆外2. 设⊙O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O的距离为d,那么:Or>=<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思考:如果把点换成直线,那么直线和圆又会有哪些位置关系呢?圆外圆上圆内 (1)如果把太阳看作圆,地平线看作直线,你能用图形表示出上面地平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a(地平线)问题3:同学们在海边看过日出吗?请你用数学的眼光来欣赏 这幅“海上日出”图(多媒体出示) . ●●(2)观察下图中地平线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说说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如何变化?由此你能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分为几种情况?学习目标1、知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定义和性质;
2、会用数量关系表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能利用切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请大家自学课本89页,独立完成下面问题(3分钟后小组内交流答案):
(1)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如下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线和圆有 (即直线和圆 )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 叫做切点.
(3)如图: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
① 直线和圆相交<=> d r;
② 直线和圆相切<=> d r;
③ 直线和圆相离<=> d r. 二 自主合作 解决问题>=<三 展示汇报 反馈点拨 各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指导中的问题答案,并作好展示准备. ( 2分钟)活动内容:(1)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线和圆有 (即直线和圆 )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 叫做切点.
(3)如图: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
① 直线和圆相交<=> d r;
② 直线和圆相切<=> d r;
③ 直线和圆相离<=> d r.相交相离相切唯一的公共点相切唯一的公共点1、d与r的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互逆的.
2、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有两种(如图): (1)根据定义中公共点的个数;
(2)根据d与r的数量关系.温馨提示:三 展示汇报 反馈点拨2、试根据提示在图中画出满足条件的直线。相交相切相离三 展示汇报 反馈点拨1、你能举出生活中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实例吗?活动内容 3.上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请画出其对称轴.如图,直线CD与⊙O相切于点A,直径AB与直线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答:直径AB垂直于直线CD.
理由:
∵右图是轴对称图形,AB是对称轴,
∴沿直线AB对折图形时,AC与AD重合,因此,∠BAC=∠BAD=90°.问题:切线的性质定理: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老师提示:常用辅助线
根据切线的性质定理证明两线垂直时,常作过切点的半径.符号语言:
∵CD是⊙O的切线,A是切点,
OA是⊙O的半径,
∴CD⊥OA.基本图形例1.已知Rt△ABC的斜边AB=8cm,直角边AC=4cm.(1)以点C为圆心作圆,当半径为多长时,AB与⊙C相切?解:(1)过点C作CD⊥AB于D.∵AB=8cm,AC=4cm.∴∠A=60°.四 巩固训练 拓展提高84分析:根据d与r间的数量关系可知:
d=r时,相切;d<r时,相交;d>r时,相离.(2)以点C为圆心,分别以2cm,4cm为半径作两个圆,这两个圆与AB分别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当r=4cm时,dr,AB与⊙C相离;84已知⊙O的直径为12cm.
(1)若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3cm,则直线l与⊙O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2)若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6cm,则直线l与⊙O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2.直线和圆相交,圆的半径为r,且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为5,则有( )
A. r < 5 B. r > 5 C. r = 5 D. r ≥ 5
3. 若直线与⊙O至少有一个公共点, 则此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相交或相切 B. 相交或相离
C. 相切或相离 D. 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巩固练习:五 课堂检测 小结收获说说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当堂达标 3.(2014邵阳)如图,△ABC的边AC与⊙O相交于C、D两点,且经过圆心O,边AB与⊙O相切,切点为B.已知∠A=30°,则∠C的大小是 .2.(2014天津)如图,AB是⊙O 的弦,AC是⊙O 的切线,A为切点,BC经过圆心.若∠B=25°,则∠C 的大小等于_____.
1.如图,直线AB与⊙O相切于点A,⊙O的半径为2,若∠OBA = 30°,则OB的长为( )
A. B.4 C. D.2 选做:如图,P为⊙O的直径BA延长线上的一点,PC与⊙O相切,切点为C,点D是⊙上一点,连接PD.已知PC=PD=BC.下列结论:(1)PD与⊙O相切;(2)四边形PCBD是菱形;(3)PO=AB;(4)∠PDB=12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必做:课本习题3.7--- 1和3; 作业:
欢迎指导!生活因数学而精彩,
数学因生活而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