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课件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课件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22 10: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只要我看到涌来的星空,我总是能被深深地震撼。 --爱因斯坦                  理论是从注视天空开始的,最早的哲学家是天文学家。 --费尔巴哈          假如星星一千年才出现一次,设想一下那将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景象啊!然而由于天空中每晚都有星星,我们几乎难得看上一眼。 -爱默生观










好旋涡星系M81火星上巨大的火山,火山口直径80千米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感受?鉴赏 走近作者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美国
著名“大众天文学家”1980年
大型科学电视片《宇宙》
60多个国家上映
观众高达5亿 卡尔·萨根: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感受?鉴赏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解 说 词走近作者方 法感受?鉴赏 积累·整合解 说 词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积累·整合 学生速读课文,划出各段的说明对象或说明要点。宇宙星系恒星走近作者 太阳系地球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由远到近积累·整合 积累·整合解 说 词走近作者 空间顺序(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推进介绍的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7 星系10 本星系群11 银河系15 慧核17 地球离地球80亿光年离地球200万光年离地球4万光年离地球1光年回到了浅蓝色星球 积累·整合 积累·整合解 说 词走近作者 由大到小顺序本文顺序:空间顺序 (由远到近、由大到小)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感受·鉴赏走进作者 感受?鉴赏 合作探究1.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2.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3.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4.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5.统观全文,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奥秘? 1.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2.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
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的;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统观全文,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奥秘?
继续开拓是职责,未来取决于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寻找我们更为美好的家园。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感受·鉴赏 抒情比喻列数字对比拟人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美走进作者 感受?鉴赏 议论开始三段文字
结尾两段文字鉴赏示例: (1)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本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尘埃的小来衬托宇宙的浩瀚。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比作向大海“涉足”。“没及我们的脚趾,溅湿我们的踝节”表明我们的探索刚刚开始。用“召唤”一词,贴切地表达出我们对宇宙的向往之情。宇宙如同母亲一样,在呼唤她的子女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她。(2)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应用?拓展 五、思考·领悟 2010年9月9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中国著名科学作家嵇晓华一篇文章——科普作品:中国读者很难提出好问题 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有没有中心? 思考?领悟走近作者 2010年7月6日,
欧洲航天局公布首张宇宙全景图 五、思考·领悟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应用?拓展 思考?领悟走近作者 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有没有中心? 有, 是暂时的;
没有,是扩张的;
人们每探索一步,边疆就扩大一步;
随着人类的认识发展而不断地扩张。 五、思考·领悟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应用?拓展 思考?领悟走近作者 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六、应用·拓展①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②宇宙无涯,地球很渺小:……
③宇宙无涯,人类很幸运:……
…… 学完《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与思考?走近作者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具有一种精神
一种科学的精神 合作?探究 解 说 词 感受? 思考 应用·拓展【分析】 解说词不仅有介绍、说明作用,还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要引起强烈的共鸣。当然,除了形象的语言外,如果还能运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段,并注意语言的音韵与节奏,效果会更佳。
2.请为你班方队撰写一段校运动会入场式上经过主席台时的解说词。 ??【要求】 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及其它相关的信息,不超过80字。 走近作者 应用?拓展合作?探究 解 说 词 感受? 思考 应用·拓展走近作者 应用?拓展【示例】 现在,迈着矫健的步伐向主席台前走来的是高一(?)班的代表方队。看,他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眉宇间蕴藏着拼搏的锐气。他们决心在本届运动会上搏击风浪,勇创佳绩!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温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