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温馨提示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得更好!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凝视与对话夏------ 商------西周------东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统一王朝)------西汉(统一王朝)------东汉------三国(分裂)------西晋(短暂的统一)-----东晋------南北朝 -------隋朝(统一王朝)------回顾中国朝代的更替过程南北朝 — 隋示意图北魏
[439~534]南
朝北
朝隋朝
[581~618]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覆灭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都城所在地;科举制度的创立;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
2、通过隋朝统一全国、创设新制、开凿运河等伟业理解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通过隋朝灭亡的原因辩证看待隋炀帝的历史功过,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隋文帝(杨坚)
(541~604) 父亲杨忠是北周开国功臣,封为隋国公。杨坚继承隋国公,并不断加官晋爵。578年北周宣帝继位,杨坚的长女被封为皇后,因此被称为外戚(即皇帝母亲或妻子的亲戚)。杨坚[隋文帝]称帝
时间:581年 都城:大兴(今西安)
国号:隋 年号:开皇
589年统一中国预习案---知识梳理隋朝疆域图“开皇之治”局面形成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初创科举制预习案---知识梳理 政治方面:改革政权机构…新的选官制度…
废除郡一级…一些酷刑
经济方面:继续推行均田制…节俭…以备荒
年之用
个人才能:勤勉治国,锐意革新设立州县两级制三省六部制 (中央官制)示意图皇 帝(决策)(执行)(审议)隋朝户籍、人口表隋朝垦田表开皇之治 1969年,考古工作者对含嘉仓城进行发掘,现已探出粮窖287座。其中最大的窖,窖口18米左右,深12米左右;最小的窖,窖口也有8米左右,深6米左右。该仓建于隋朝,唐朝时仍然使用。粮窖口大底小,圆锥形,涂以厚厚的黄泥,严封粮窖。含嘉仓粮窖(示意图)开皇之治 (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辩兴亡》 ( 隋文帝 )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
——《隋书·高祖纪》科举制度的创建 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这种官吏选拔制度由地方政府进行,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两晋南北朝沿用,至隋文帝废止,行之四百年。 魏文帝曹丕九品中正制 《廿二史札记》谓:“魏文帝初定九品中正之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书·刘毅传》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王沈传》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诗》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隋文帝(杨坚) (541—604年) 隋炀帝开设进士科,国家用考试的方法以才取人,正式宣告科举制度的诞生。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一直为以后的封建朝代所沿用,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封建国家选官的基本制度。 隋炀帝(杨广)
(604—618年在位)预习案---知识梳理主要特征分科考试
择优录取
相对公平公开 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唐朝更加详备,更加完善,并逐渐制度化。唐朝科举制度分类选拔“非常之人”武则天设立“武举”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孙中山《五权宪法》 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孙中山《五权宪法》探究案二
下列句子中,哪些与科举制有关?请把它们找出来。
①“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意掌控)中矣。”
②“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④“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⑧“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⑨“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答:有关科举的是:① ② ③ ④ ⑥ ⑧ ⑨大运河的开凿隋朝大运河济永渠邗济通沟江南河渠608年605年605年610年涿郡长安洛阳余杭江都开凿时间:605年
中心:洛阳
线路:东南到余杭,东北到涿郡,从北到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联通的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作用:(教材第7页)成为南北交通……联系的加强预习案---知识梳理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二长:2000多千米三点:三个城市洛阳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四段:分为四 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长安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南)
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粮食全靠大运河。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隋大运河评诗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水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大运河的作用利大于弊。
罪在当代(时) 功在千秋 作者持否定态度。因为大运河的开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耗费了大量物力和财力,招致了隋朝的灭亡。 作者持肯定态度。因为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如果没有巡游之事,隋炀帝的功劳可以和大禹治水相提并论。探究案一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杨广) 604年7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亲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隋炀帝暴政的表现1.营建东都洛阳;
2.修运河长城;
3.四处巡游;
4.长期佂伐高丽。预习案---知识梳理隋炀帝滥用民力表隋末农民起义军表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隋炀帝暴政的结果:史实:1、治理隋朝进入极盛时期的内容
2、暴政的内容
结论:
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之一,也是一位暴君。评价隋炀帝隋朝与秦朝之比较1.都结束分裂,走向统一2.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政权3.存在时间短暂4.暴政引发农民起义5.重大政治制度创立(秦: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制度;隋:科举制、三省六部制)6.重大建设工程的出现(秦:长城;隋:大运河)知识结构1、隋朝的建立
(1)581年隋文帝杨坚(年号:开皇)都城大兴 (今陕西西安 )
(2)统一全国:589年
2、开皇之治
(1)政治措施:①确立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
②推行科举制,选拔人才
③ 废除郡一级机构,裁减冗员
④ 修订法律,废除酷刑
(2)经济措施:①继续推行 均田制 ,减赋轻徭
② 倡导节俭
③设置义仓屯粮
(3)作用: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3、科举制
(1)正式创立的标志:隋炀帝开设进士科
(2)主要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相对公平公开
4、大运河
(1)开凿时间:605年
(2)中心:洛阳
(3)线路:(从北到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作用: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
政治联系的加强。
5、隋朝的极盛:隋炀帝统治时
(1)推进选官制度改革,开设进士科 ,正式设立科举制
(2)开凿大运河
(3)增设新仓
(4)重新开通丝绸之路
(5)三次派人去 流求(今 台湾 )
6、隋朝的覆灭
(1)主要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2)时间:618 年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