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5-22 13: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5题共70分)
1.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
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趋向于平缓
C.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D.
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且迅速
下图为一组不同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2-4小题。
2.图中所示的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地貌景观②的主要成因为(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化作用
4.能体现崇明岛成因的景观图为(

A.②
B.③
C.④
D.⑥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5.甲代表的是(

A.
沉积岩
B.
岩浆岩
C.
岩浆
D.变质岩
6.④所代表的地质过程是(

A.
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
C.
冷却凝结
D.
变质作用
7.下列地貌的成因与断层有关的是(

A.
庐山、富士山
B.
华山、长白山天池
C.
庐山、喜马拉雅山
D.
华山、渭河平原
读“塔里木盆地聚落与交通分布图”,完成8-9小题。
8.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呈(

A.
网状分布
B.
“之”字型分布
C.
环状分布
D.
线状分布
9.
塔里木盆地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植被
B.
水源
C.
气候
D.
土壤
10.下列关于板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B.
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结果,位于亚欧板块上
C.
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的结果,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D.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都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11.比较下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
确的是(

A.a—①
B.b—②
C.c—③
D.a—②
12.对于右图河流地貌景观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河床只有b岸受到侵蚀
B.
若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a地
C.
若在a、b处,建港口,应在b地
D.
若在a、b处,建城市,应在b地
读图,
完成13-14题。
13.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冲积扇、三角洲
B.瀑布、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14.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叙述,不正确的是(

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充足,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
C.c处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
D.与公路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以铁路运输为主
15.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山区最适宜聚落发展,山区多是聚落密集区
B.山区河谷中的聚落大多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C.在平原低地,要加高加固河堤,防御洪水
D.古代聚落多分布于河流冲积平原上,是因为取水、交通方便及适合发展农业
根据下图信息,完成16-17题。
16.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17.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A.
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B.
地理环境中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
C.
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全球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D.
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距离海洋的远近变化引起的
18.1994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
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调节功能
D.分解功能
19.下列关于生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C.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D.生产功能是绿色植物的独特功能
20.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沿纬度变化方向的地域分异规律
C.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21-22题。
2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22.乙山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主要原因是南坡(  )
A.
热量更充足
B.
土壤更肥沃
C.
降水更多
D.
坡度更大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23-25题。
23.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
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C.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24.下列对人口增长在各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Ⅰ阶段,人口数量并没有增长
B.
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Ⅱ阶段向Ⅲ阶段的转变
C.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处于Ⅲ阶段,有少数还处于Ⅰ阶段
D.
在Ⅱ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25.
Ⅱ阶段人口的主要特点是(

A.
人口老龄化
B.
人口增长较快
C.
劳动力短缺
D.
国防兵力不足
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完成26-27题。
26.“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环境因素
④新兴产业的吸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7.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左图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右图为“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28-29题。
28.在②—⑤中,甲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
A.

B.

C.

D.

29.在②—⑤中,乙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
A.

B.

C.

D.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表明:未来五年,北京将确保实现人口调控目标要求,不突破2300万人口的“天花板”。据此完成30-31题。
30.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主要受限于(
)
A.
淡水资源
B.
土地资源
C.
气候资源
D.
生物资源
31.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
)
A.
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
B.
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C.
节水节电,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D.
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32-33题。
32.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为环境承载力
B.
P′为环境承载力
C.
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D.
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人口容量
33.图中反映了(

①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③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④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为某城市地区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34-35题。
34.图中可以形成商业区的有(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①②③
35.在③处Ⅰ种土地利用付租能力有所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该处商品丰富
B.该处居民购买力大
C.该处交通发达
D.该处环境优美
二、填空题。(每题6分,5题共30分)
36.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A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向斜/背斜),该地貌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的区域,可能形成
________岩。(1分)
(3)②④⑥岩层由新到老的关系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A、B两处最有可能存在油气田的是
处。(1分)
37.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E为
板块,
F为
板块。(2分)
(2)根据板块理论,红海面积有不断变
的趋势,其成因是
。(3分)
(3)我国东部沿海位于板块消亡边界,边界附近会形成
(填写地貌)(1分)
38.左图为某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右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
(选填:甲/乙)的变化(甲:②→③→④,乙:③→⑤→⑥)。该山地垂直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海拔高度
不同。(2分)
(2)写出自然带的名称:A_________带,D________带。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各自然带大体沿___________方向更替。(3分)
(3)
③→⑤→⑥的更替在
(选填: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1分)
39.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6分)
(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说,B表示
(发展中/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模式是
。(2分)
(2)A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容易产生的社会问题是
。(2分)
(3)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B类国家主要是人口迁
(入/出)地,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0.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偏南/偏北)风。(1分)
(2)图例F、G,属于商业区的是
,判断依据是
。(2分)
(3)若要在A、B、C、D四地选择一地建高级住宅区,应该选择
地,原因是
。(3分)
参考答案
1—5:BDCBB
6—10:ADCBB
11 —15:DDADA
16—20:BABDA
21—25:AACBB
26—30:CADBA
31—35:BCAAC
36.(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
(2分)
(2)变质(大理岩)
(3)②④⑥
(4)B
37.(1)美洲
南极洲
(2)扩大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2分)
(3)岛弧和海沟
38(1)甲
水热组合
(2)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南北
(3)中纬度
39.(1)发展中
传统/“高低高”模式
(2)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费用高,老年人生活孤单,国防兵源不足(2分,任选两点)
(3)出
加强与外界联系,利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发展;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任意一点合理即可)
40.(1)偏南
(2)G
G位于市中心,人流量大(市场广阔)
(3)A
风景区(环境好);地势高;远离工业区,污染小(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2分)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