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第1课时)一课一练
一、基础达标
1.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提出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木材和发展畜牧业
B.发展旅游事业,增加旅游收入
C.维护生态平衡
D.控制粮食产量
2. 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
A.塬 B.梁
C.峁 D.川
3. 最能全面反映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
①地表裸露地较多,缺少植被保护
②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③降雨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④开垦、采矿、修路,使得地表疏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 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
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
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5.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下列不是黄土可开挖窑洞的原因的是( )
A.黄土土质疏松
B.黄土具有直立性
C.黄土不易崩塌
D.黄土比较干燥
6.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
A.信天游 B.泼水节
C.摔跤节 D.雪顿节
二、综合提升
1. 读“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风向”是________风,这种风盛行在________季节。
(3)可见,黄土高原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支持这个结论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工作、论证,找到了很多证据,其中最主要的证据是:21教育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黄土高原》(第1课时)一课一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解析: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www-2-1-cnjy-com
答案:C.
2.解析: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面,是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梁,称为“梁”地.如果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由“梁”和“峁”组成的黄土丘陵,高出附近沟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来源区.根据题意.21cnjy.com
答案:A.
3.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根据题意.
答案:D.
4. 解析:A.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因此A答案的说法是正确的,故不符合题意;
B.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因此B答案的说法是正确的,故不符合题意;
C.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内蒙古是我国的西北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因此C答案的说法是正确的,故不符合题意;2·1·c·n·j·y
D.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因此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得风积地貌,此答案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正确.2-1-c-n-j-y
答案:D.
5. 解析: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陕北地区的黄土高原上,当地居民依据黄土比较干燥,直立性且不易崩塌的特性,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A.
6. 解析: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根据题意.21*cnjy*com
答案:A.
二、综合提升
1.答案:
(1)强劲的偏北风把中亚、蒙古等地的沙漠、戈壁中的粉沙尘土吹来沉积下来的
(2)西北;冬春
(3)①风的沉积作用;
②黄土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③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④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