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知道黄土高原的黄土厚度。
了解黄土高原深厚的黄土形成的原因。
了解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景观及形成原因。
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及治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地图的阅读、分析,资料的了解,学习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貌景观。
黄土高原深厚的黄土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及治理。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活动讨论、资料了解、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欣赏歌曲:《黄土高坡》
一曲《黄土高坡》唱出了黄土高原的风采。黄土高原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现在的黄土高原却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这种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和地貌景观。
二、新课学习
(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位置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秦岭。
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2.范围
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大部分。
3.黄土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可达200多米。
4.黄土的成因
阅读:风吹来的黄土
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它的中心地区就是黄土高原。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有不同的解释,其中“风成说”在科学界得到广泛的支持。这个学说认为,很早以前,强劲的偏北风把中亚、蒙古沙漠和戈壁上的细小粉沙、尘土一直吹到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堆积起来。21cnjy.com
根据黄土粉尘搬运、堆积示意图,理解“风成说”的基本理论。
黄土成因的其他推测:
“水成说”:是黄土成因说之一,认为黄土物质的堆积以流水作用为主,其中包括冰水沉积作用、冲积作用,洪积作用和坡积作用以及海相、湖相沉积等不同的认识。海相、湖相沉积说在黄土研究领域内未得到广泛的认同。www.21-cn-jy.com
“风水雨相说”:是黄土成因说之一,认为黄土物质的堆积以黄土是经过风、水双重选择的沉积物作用为主,但是“风水雨相说”在黄土研究领域内未得到广泛的认同。
5.地貌景观
黄土塬: 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面积较大,顶部平坦开阔,是良好的耕作区,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黄土墚: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墚。
黄土峁: 墚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
其它几种景观:
黄土川: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黄土柱:是黄土陡坡经崩塌残留的黄土部分。
活动:实践
欣赏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照片,概括黄土高原地形的最基本特征。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思考:这样的地形会有什么危害?
(易导致水土流失)
6.水土流失
(1)原因
活动:讨论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还有哪些?
降水:
降水特征→降水集中在夏季→水土流失
土质→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水土流失
植被→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
人类哪些生产和生活方式会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请查找资料,用事实说明。
人类活动→①开发历史久②人口增长快③不断开荒种地④过度放牧→水土流失
为什么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21·cn·jy·com
(2)后果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据估计,黄土高原地表每年约有1厘米厚的土壤流失,流失面积占高原总面积80%,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38.8%。黄河从这里经过就变成黄色,人们说滔滔的黄河水从黄土高原带走的是“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水土流失造成了土地贫瘠、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3)治理
要使黄河泥沙减少,关键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拓展延伸:独特的黄土风情
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21教育网
民歌: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2·1·c·n·j·y
舞蹈:视频:《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其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课堂练习】
1. 下列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B.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C.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
D.降水量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B)
A.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B.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C.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3. 图示地貌名称为(C)
A.黄土塬 B.黄土岇
C.黄土墚 D.黄土川
4.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构成
B.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C.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一线以西地区
D.位于秦岭以北
5.关于黄土高原地面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表千沟万壑、地面支离破碎,沟谷密度大
B.平地大,沟谷多,地面沟壑纵横
C.高原坦荡,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
D.高原波状起伏,平地少,斜坡多
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上的黄土形成原因是(C)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风化作用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黄土高原特有的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黄土的成因及厚度;黄土高原人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后果及治理。)
【作业布置】
1.教材88页探索活动。
2.教材94页复习题1。
【板书设计】
黄土高原(第1课时)
(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位置
范围
黄土
黄土的成因
地貌景观
水土流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树立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本节课重点讲授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和形成原因,对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地貌奠定基础,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本课内容难度不大,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达到教育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目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3张PPT)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五节
黄土高原(第1课时)
歌曲:《黄土高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和地貌景观。
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现在
这是如何形成的?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
情景导入
(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位置
海拔1000~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太行山脉
乌鞘岭
古长城
秦 岭
东起
西到
北起
南至
新课学习
海拔1000~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黄土高原
新课学习
范围
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大部分
新课学习
黄土
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可达200多米
黄土剖面
厚度
新课学习
风吹来的黄土
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它的中心地区就是黄土高原。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有不同的解释,其中“风成说”在科学界得到广泛的支持。这个学说认为,很早以前,强劲的偏北风把中亚、蒙古沙漠和戈壁上的细小粉沙、尘土一直吹到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堆积起来。
阅读
黄土的成因
新课学习
黄土粉尘搬运、堆积示意图
根据上图理解“风成说“的基本理论
新课学习
黄土成因的其他推测
“水成说”
“风水雨相说”
是黄土成因说之一,认为黄土物质的堆积以流水作用为主,其中包括冰水沉积作用、冲积作用,洪积作用和坡积作用以及海相、湖相沉积等不同的认识。海相、湖相沉积说在黄土研究领域内未得到广泛的认同。
是黄土成因说之一,认为黄土物质的堆积以黄土是经过风、水双重选择的沉积物作用为主,但是“风水雨相说“在黄土研究领域内未得到广泛的认同。
新课学习
地貌景观
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面积较大,顶部平坦开阔,是良好的耕作区,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黄土塬
新课学习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墚。
黄土墚
新课学习
墚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
黄土峁
新课学习
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黄土川
其它几种景观
黄土柱
是黄土陡坡经崩塌残留的黄土部分。
新课学习
欣赏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照片,概括黄土高原地形的最基本特征。
实践
活动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思考: 这样的地形会有什么危害?
易导致水土流失
新课学习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还有哪些?
讨论
活动
水土流失
原因
降水特征
降水集中在夏季
水土流失
降水
新课学习
土质特征
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遇水后变泥浆
干燥的黄土
水土流失
土质
新课学习
植被特征
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裸露的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植被
新课学习
人类哪些生产和生活方式会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请查找资料,用事实说明。
粗放经营的坡地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
①开发历史久
②人口增长快
③不断开荒种地
④过度放牧
水土流失
新课学习
为什么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
新课学习
后果
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土高原地表每年约有1厘米厚的土壤流失,流失面积占高原总面积80%,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38.8%。
据估计
新课学习
水土流失
土地贫瘠
旱涝灾害频繁
严重制约着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新课学习
治理
要使黄河泥沙减少,关键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新课学习
民居
拓展延伸
独特的黄土风情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
民歌
拓展延伸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其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视频:安塞腰鼓
舞蹈
拓展延伸
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B.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C.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
D.降水量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C
课堂练习
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
A.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B.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C.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课堂练习
3. 图示地貌名称为( )
A.黄土塬
B.黄土岇
C.黄土梁
D.黄土川
4.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构成
B.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C.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一线以西地区
D.位于秦岭以北
C
D
课堂练习
5.关于黄土高原地面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千沟万壑、地面支离破碎,沟谷密度大
B.平地大,沟谷多,地面沟壑纵横
C.高原坦荡,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
D.高原波状起伏,平地少,斜坡多
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上的黄土形成原因是( )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风化作用
A
C
课堂练习
我们学了什么?
黄土高原特有的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黄土的成因及厚度;黄土高原人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后果及治理。
课堂小结
教材88页探索活动。
作业布置
教材94页复习题1。
01
02
(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第1课时)
位置
范围
黄土
板书设计
水土流失
黄土的成因
地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