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沁园春 长沙》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5-31 11: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沁园春 雪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
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
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
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
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
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
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
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写作背景 课文分析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基调--时间地点 人物豪迈课文分析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自然景物角度 景 状态山红
水绿
鹰击
鱼翔静


动远


俯点 面秋色绚丽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自然景物
----
人类社会欣喜--深沉--激昂看-怅-问写景抒情-如果说上阕侧重写景,那么下阕侧重什么?侧重记事,抒发诗人的革命豪情。上阕末句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哪些内容作了回答?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 突出了 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突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年轻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间接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山、林、江 舸、鹰、鱼 指点、激扬、
击水、 浪遏飞舟动静搭配,远近结合,从而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 ,描绘了一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诗人(我)胸怀博大的看景人也便成了“风景”,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 !看忆万类同学少年各种景物各种活动看忆重点提示:一、把握词的脉络结构:写景--抒情--记事--言志。
二、把握词的主题思想: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三、把握词的语言特色:既形象又凝练,如:染、击、翔、粪土等。
四、把握词的朗读节奏:欣喜--深沉--激昂
咏 蛙 果然生就大肚样,会有人来下池塘。 人静夜寂叫荷叶,不是胆小是谦让。 咏 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咏 蛙 蛤蟆本是地中王,独卧地上似虎形。 春来我不先张嘴,哪个鱼鳖敢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