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合水镇八年级数学下册1.1.1等腰三角形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合水镇八年级数学下册1.1.1等腰三角形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4-17 17:2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1.1等腰三角形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基本事实的内容,运用这些基本事实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
熟悉借助数学符号语言进行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学习重点:运用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基本事实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熟悉借助数学符号语言进行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复习引入】
1.请同学们回忆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证明”中已经学过的几条基本事实:
①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
__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_________
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③_____
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④___
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
【自主学习】
1.请你运用有关的基本事实和已经学过的定理证明: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已知:如图,∠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
【探究学习】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吗?
2.请选一条你认为最重要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并与同伴交流.
【巩固练习】
1.在△ABC中,AB=AC,若∠A=40°,则∠C=

2.在△ABC中,AB=AC,若∠B=72°,则∠A=

3.
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BAC=108°,
则∠BAD=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和6,则它的周长等于

5.如图,在△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CD,
(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
(2)求∠BAD的度数.
6.(选做题)课本P5习题1.1第6题.
【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1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