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测评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测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5-23 15:4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冲量为零
B.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动量一定为零
C.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越小,物体的动量变化量越小
D.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如果不受合力作用,每个物体的动量保持不变
2.在空中相同高度处以相同速率分别抛出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相同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一个平抛,若不计空气阻力,从三个小球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  )
A.三个球动量的变化量相同
B.下抛球和平抛球动量变化量相同
C.上抛球动量变化量最大
D.三个球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3.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若速度大小由4
m/s变成6
m/s,那么在此过程中,动量变化的大小可能是(  )
A.4
kg·m/s
B.10
kg·m/s
C.20
kg·m/s
D.12
kg·m/s
4.一粒钢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然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陷入泥潭某一深度,若钢球在空中下落时间为t,陷入泥潭中的时间为t′,且t∶t′=2∶1,则钢球所受重力G与泥潭对钢球的平均阻力Ff之比等于(  )
A.1∶1
B.2∶1
C.1∶3
D.3∶1
5.如图所示,p、p′分别表示物体受到冲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后的动量,短线表示的动量大小为15
kg·m/s,长线表示的动量大小为30
kg·m/s,箭头表示动量的方向。在下列所给的四种情况下,物体动量改变量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方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反的两球发生碰撞。以球1的运动方向为正,碰前球1、球2的动量分别是p1=6
kg·m/s,p2=-8
kg·m/s。若两球所在的水平面是光滑的,碰后各自的动量可能是(  )
A.p1′=4
kg·m/s,p2′=-6
kg·m/s
B.p1′=-4
kg·m/s,p2′=2
kg·m/s
C.p1′=-8
kg·m/s,p2′=6
kg·m/s
D.p1′=-12
kg·m/s,p2′=10
kg·m/s
7.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的是(  )
A.只有甲、乙正确
B.只有丙、丁正确
C.只有甲、丙正确
D.只有乙、丁正确
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A相连,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与A相同的物体B,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滑下,与A相碰后一起将弹簧压缩,弹簧复原过程中某时刻B与A分开且沿原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B.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C.B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D.B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9.质量分别为m1、m2的小球在一直线上做弹性碰撞,它们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m1=1
kg,则m2的质量应为(  )
A.1
kg
B.3
kg
C.5
kg
D.10
kg
10.嫦娥三号在降落月球时通过喷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动机来调整姿态和位置(如图所示),假设如图为嫦娥三号着陆器调整姿态时喷气发动机的示意图。P1、P2、P3、P4是四个喷气发动机,P1、P3的连线与空间一固定坐标系的x轴平行,P2、P4的连线与y轴平行。每台发动机开动时,都能向探测器提供推力,但不会使探测器转动。开始时,探测器以恒定的速率v0向正x方向平动。要使探测器改为向正x偏负y
60°的方向以原来的速率v0平动,则(  )
A.先开动P1适当时间,再开动P4适当时间
B.先开动P3适当时间,再开动P2适当时间
C.开动P4适当时间
D.先开动P3适当时间,再开动P4适当时间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1.一同学利用水平气垫导轨做“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时,测出一个质量为0.8
kg的滑块甲以0.4
m/s的速度与另一个质量为0.6
kg、速度为0.2
m/s的滑块乙迎面相撞,碰撞后滑块乙的速度大小变为0.3
m/s,此时滑块甲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方向与它原来的速度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12.如图所示,在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实验要证明的是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即m1v1=m1v1′+m2v2′。
(1)按这一公式的要求,需测量两小球的质量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们碰撞后的水平速度,但实验中我们只需测量两小球的质量和飞行的水平距离。这是由于小球碰撞后做______运动,各球下落高度相同,因而它们的________也是相同的,可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来代表小球的水平速度。
(2)实验时,质量分别为m1、m2的球半径大小均为r,且都已知,要完成这个实验,必须补充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__。
(3)由于偶然因素的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复操作时小球落点不完全重合是正常的,落点(如P
点)的确定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图中的符号来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A、B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球质量应满足m1________m2。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3题8分,14题12分,15题14分,共34分)
13.(2013·江苏单科)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A和B的质量分别为80
kg和100
kg,他们携手远离空间站,相对空间站的速度为0.1
m/s。A将B向空间站方向轻推后,A的速度变为0.2
m/s,求此时B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1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置质量为M
( http: / / www.21cnjy.com )=800
g的木块,一质量为m=50
g的子弹以v0=170
m/s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最终与木块一起运动,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木块在地面上滑行的距离。(g取10
m/s2)
15.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h=0.80
m的水平桌面一端的边缘放置一个质量m=0.80
kg的木块B,桌面的另一端有一块质量M=1.0
kg的木块A以初速度v0=4.0
m/s开始向着木块B滑动,经过时间t=0.80
s与B发生碰撞,碰后两木块都落到地面上。木块B离开桌面后落到地面上的D点。设两木块均可以看作质点,它们的碰撞时间极短,且已知D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s=0.60
m,木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两木块碰撞前瞬间,木块A的速度大小;
(2)木块B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3)木块A落到地面上的位置与D点之间的距离。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测评A参考答案
1.
答案:A解析:由动量定理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故A项正确;动量的变化与物体的受力有关,合力等于零时,动量不变,动量的变化除了与受力有关外,还与作用时间有关,B、C项错误;两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总动量守恒,并不是每个物体动量守恒,D项错误。
2.
答案:C解析:在空中运动的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故F合=mg,而动量变化量等于合力与时间的乘积,故只有C项正确。
3.
答案:AC解析:注意速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向,若两个速度同向,则Δv=2
m/s,那么Δp=m·Δv=4
kg·m/s;若两个速度反向,则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Δv=10
m/s,此时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Δp=m·Δv=20
kg·m/s,故A、C项正确。
4.
答案:C解析:对从开始下落到陷在泥潭中的全过程,由动量定理得:G(t+t′)-Fft′=0
由题意知t=2t′所以G∶Ff=t′∶(t+t′)=1∶3。
5.
答案:C解析:取初动量方向为正方向,则:
①Δp1=(-15-30)
kg·m/s=-45
kg·m/s;②Δp2=(30-15)
kg·m/s=15
kg·m/s;
③Δp3=(-30-15)
kg·m/s=-45
kg·m/s;④Δp4=(15-30)
kg·m/s=-15
kg·m/s,
即①③动量改变量相同,正确选项为C。
6.
答案:BC解析:两球的碰撞不一定是弹性碰撞,所以,它们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但动能不一定守恒,一般情况下,要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它们的速度关系。经过计算可知,四种情况均符合动量守恒。一般来说,在碰撞过程中,要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即系统会损失一部分机械能,即有+≥+。
经计算知,选项D不符合上述关系,所以选项D错误;再仔细分析选项A、B、C中的速度关系,发现在选项A中,碰后两小球的速度方向不变,好像二者相互穿过一样(如图所示),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选项A错误;同样对选项B、C进行分析,可以判断B、C是正确的。
7.
答案:C
解析:甲中子弹和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故动量守恒;乙中剪断细线时,墙对系统有作用力,故动量不守恒;丙中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丁中斜面固定,系统所受外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故只有选项C正确。
8.
答案:BD解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B刚到达水平地面的速度v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A与B碰撞后的速度为v=v0,所以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2mv2=mgh,即B正确,A错误;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与B将分开,B以速度v沿斜面上滑,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h′=mv2,B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即D正确,C错误。
9.
答案:B解析:从位移—时间图象上可看出:m1和m2于t=2
s时在位移等于8
m处碰撞,碰前m2的速度为0,m1的速度v0==4
m/s。碰撞后,m1的速度v1=-2
m/s,m2的速度v2=2
m/s,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v1+m2v2,m2=3
kg。
10.答案:A
解析:对A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先开P1,反冲作用使正x方向上的速度减小,再开P4,反冲作用使负y方向速度增加,合运动可以符合题目要求,A项正确。同理分析得B、C、D错误。
11.
解析:甲的初动量大小:p甲=m甲v甲=0.8×0.4
kg·m/s=0.32
kg·m/s,
乙的初动量大小:p乙=m乙v乙=0.6×0.2
kg·m/s=0.12
kg·m/s,
因为p甲大于p乙,所以碰撞后乙必反向,对系统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得p甲+p乙=p甲′+p乙′,p甲′=0.02
kg·m/s,速度为v甲′==
m/s=0.025
m/s,方向与它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同。答案:0.025 相同
12.
解析: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抛出点位置是不相同的,入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抛出点在斜槽的末端,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抛出点位置在支柱上,两者相距2r。两小球做平抛运动,运动时间相同,在动量守恒式子m1v0=m1v1′+m2v2′两边同乘以飞行时间,即有m1x0=m1x1′+m2x2′,式中x0=,x1′=,x2′=
-2r,所以有m1·=m1·+m2·(-2r)。为了防止入射小球碰撞后反弹造成误差,入射小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答案:(1)平抛 飞行时间(2)毫米刻度尺
(3)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多次落点圈住,这个圆的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4)m1·=m1·+m2·(-2r)(5)大于
13.
解析:根据动量守恒(mA+
( http: / / www.21cnjy.com )mB)v0=mAvA+mBvB
解得vB=0.02
m/s,远离空间站方向。答案:0.02
m/s 远离空间站方向
14.
解析:子弹射入木块,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①
由①得v′==m/s=10
m/s
设木块(含子弹)在地面上滑行L后停止,由动能定理得:-μ(M+m)gL=-(M+m)v′2②
由②得L==
m=25
m。答案:25
m
15.
解析:(1)木块A在桌面上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块A的加速度a==2.5
m/s2
设两木块碰撞前A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v0-at=2.0
m/s
(2)两木块离开桌面后均做平抛运动,设木块B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2,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h=gt′2,s=v2t′
解得:v2=s=1.5
m/s
(3)设两木块碰撞后木块A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Mv1+mv2
解得:v1==0.80
m/s
设木块A落到地面过程的水平位移为s′,根据平抛规律有:s′=v1t′=v1=0.32
m
则木块A落到地面上的位置与D点之间的距离Δs=s-s′=0.28
m
答案:(1)2.0
m/s (2)1.5
m/s (3)0.2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