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养分的输送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的组成。
(2)了解常见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知道经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经呼吸系统吸收的氧通过血液输送到动物的全身各处,供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生理活动所需。
2.科学探究
(1)能从具体现象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学会进行模拟实验。
3.科学态度
(1)乐于主动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
(2)主动与人合作,分享他人的发现,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活动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密布全身的血管网
观察动物的全身各个器官分布的血管
观察和描述
活动2
心脏的作用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心脏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模拟、观察和分析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活情境:在实验桌前,四个小朋友围在一起,桌面上摆放着青蛙、兔子等动物的知识卡片。妍妍正拿着一幅鱼在食草的图片。因为刚学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知识,孩子们把它们联系起来,正在议论营养物质和氧是怎样运送到动物全身各处的。21教育网
产生问题:营养物质和氧是怎样运送到动物的全身的?
驱动任务:观察鱼的血管,了解循环系统的作用。
活动1 密布全身的血管网
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没有直接经验,故此,教科书用叙述性文字进行了介绍:
动物的全身各个器官都分布了密集的血管,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经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经呼吸系统吸收的氧,通过血液输送到动物的全身各处,供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所需。
接下来,教科书建议让学生真实地观察动物身体内的血管分布。由于小学生不太适合运用解剖的方法进行观察,也不适合做显微镜观察血管中的血液流动的实验,所以采用适当的材料做无损观察就非常必要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科书中建议使用身体透明的观赏鱼(例如玻璃猫鱼)让学生进行观察。这类鱼的身体几乎完全透明,能清楚地观察到其体内的骨骼、内脏器官和血管网,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材料。21cnjy.com
除了玻璃猫鱼外,还有其他一些身体较透明的观赏鱼也可以作为观察材料,如玻璃拉拉、玻璃灯鱼等。
(图片说明:玻璃拉拉)
(图片说明:玻璃灯鱼)
在进一步的活动中,教科书要求学生观察鱼和免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了解血液流经的路线。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血管的分布、心脏的位置、血液的流动方向,了解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循环”路径。
活动2 心脏的作用
血液流动的动力由跳动的心脏来提供。
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是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向各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21·cn·jy·com
不同的动物,其心脏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均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房与静脉相连,接受血液回流心脏:心室与动脉相连,输送血液离开心脏,送往身体各器官。其中,哺乳类和鸟类有完全分隔的二心房与二心室;爬行类也有二心房与二心室,但二心室之间未完全分隔;两栖类有二心房与一心室;鱼类则只有一心房与一心室。
本课只要求学生认识鱼类心脏的大致结构(一心房、一心室)。
为帮助学生理解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作用,教科书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能更好地了解心脏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模拟实验使用了简易的材料来进行。
实验材料:橡皮吸水球(茶具用)或带止回装置的鱼缸换水器,塑料软管,玻璃碗等。
(图片说明:①橡皮吸水球;②鱼缸换水器)
实验方法:
取两个橡皮吸水球,用塑料软管连起来,分别模拟鱼心脏的两个腔;再用塑料软管模拟血管,分别连接心脏的两端
在两个玻璃碗中盛水。
将连接好的模拟装置两头的塑料软管分别置于两个碗中
按次序先挤捏左侧橡皮球,再挤捏右侧橡皮球,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挤捏左侧橡皮球时,碗中的水被吸入橡皮球中;再挤捏右侧橡皮球时,左侧橡皮球中的水从右侧胶管排出。
根据此现象,组织学生讨论血液是如何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