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第一课
能力风暴
——机器人仿真系统的应用
科
目
信息技术
年级
九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一词的由来。2.了解能力风暴机器人的分类。3.通过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逐步学会机器人仿真系统的使用。
教学重点
1.
进入仿真系统。2.
了解编程环境。3.
了解仿真环境。4.
了解模块编辑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1.
流程图模块拖入编辑区时流程线要与上一模块连接。2.
右击模块进入模块编辑窗口后,通过改变功率大小和时间体会参数变化与机器人所走直线的关系。3.
使学生学会整个操作过程,这一操作过程在今后的学习中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课堂教学分析
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学习的新载体,会给学生带来神秘和好奇的感觉,教师先选择有利于学生了解机器人发展的视频资料短片,让学生观看,为学生简单介绍能力风暴机器人的功能与结构,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1
(一)展示短片,激趣导入。1.老师请学生观看有关机器人发展的视频资料短片,由于学生自身的好奇心,所以会马上激发兴趣。2.老师由视频情境引出本学期教学主题“机器人”。
教学活动2
(二)问题启发,合作探究。1.老师讲解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在分析能力风暴真实机器人结构时,要体现信息的处理过程,对照下表结合机器人讲解。
我们知道机器人是信息技术的结晶,而机器人处理信息的装置就是完成信息处理的,信息处理与机器人的装置有以下关系:信息处理过程采用的信息技术对应的机器人装置信息的获取感测技术传感器信息的存储智能技术存储器信息的加工智能技术中央处理器信息的传递通信技术下载程序口信息的输出控制技术执行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各环节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信息技术中的
4项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通讯技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关系的体现如下图所示。
2.实践活动:教师下发能力风暴系列的AS-MII型活动机器人的相关材料。学生学习资料,对机器人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活动3
(三)归纳总结,畅谈收获。学生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教师指导学生自我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1
(一)知识回顾,复习导入。老师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出VJC1.5仿真系统。
教学活动2
(二)问题启发,合作探究。1.引导学生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此任务本身虽然简单,但是体现了仿真机器人任务实施的全过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通过本课教材的学习,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揭开操控机器人的神秘面纱。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以较好地完成教学设计:
(1)进入仿真系统。双击桌面快捷方式进入仿真编辑环境;检查机器人的型号设置,如果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设置,退出系统后,重新进入系统后新的设置生效。
(2)了解编程环境。在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程序的过程中了解编辑环境中的各组成部分,利用以往知识的迁移掌握程序的存储方法。
(3)了解仿真环境。在调试机器人“走直线”程序的过程中学会仿真环境的进入、程序的运行、行走轨迹的设置、初始角度的设置和仿真环境的退出。(4)了解模块编辑的一般方法。通过调试机器人的行走距离和行走速度了解利用鼠标右键进入模块编辑窗口的方法,学会“直行”模块的编辑方法。
2.实践活动:学生自主练习,根据老师讲解,学生自己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
教学活动3
(三)归纳总结,畅谈收获。老师以“你学到了什么?”的形式提问,请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教学活动4
(四)创作天地,巩固提高。编写程序让机器人走一个正方形。提示:尝试使用“转向”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