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质疑
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能 力 :
知道什么是质疑。
2、知道质疑的内容有哪些。
3、知道科学不能弄虚作假。
过程方法 :
1、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
2、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敢于质疑别人,勇于接受别人的质疑。
形成注重真实的科学品质。
乐于发现问题,进行质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质疑对象有哪些
教学难点: 找出教材事例中的不合理之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交流”知识,知道“质疑”及其意义
1、 谈话:我们已了解什么是交流以及交流的几种方式。课堂上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举手发言或讨论。这样的交流有什么好处?
2、学生思考后回答: 让老师、同学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增强自信心、开阔视野、丰富思维
3、引导:正因为交流有这样多的好处,所以我们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倾听不仅开阔视野、丰富思维,更重要是对交流人给予尊重和帮助,对交流内容是否注重事实和证据进行科学的质疑。(板书课题)
4、我们常常听到“质疑”这个词,问:你能说说“质疑”是什么意思吗?
5、学生发表意见。(质疑:提出疑问;疑问:有怀疑的问题,不能确定或不能解释的事情)
老师板书:质疑就是有根据地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问。
引导了解“质疑”的几个方面。
1、谈话:其实,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我们常进行“质疑”,比如,我们在研究“蒸发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咱们班有位同学就提出了“蒸发的快慢与风有关”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时,他想准备两块同样质地、同样大小、滴上了同样多水分的布条,把一块晾在室外有风的地方,另一块晾在屋内朝阳的地方。结果你们对他的实验设计提出了很多的自己不同的见解,那就是“质疑”。还记得你们是怎样帮助他改进实验设计的吗?
学生思考交流
引导:想一想,你们刚才的质疑针对的是哪一方面、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板书:针对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引导:除了对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提出过质疑外,你还对同学或自己的哪些科学活动有过疑问,提出过自己的见解?
学生会议、交流。(老师板书:对探究的问题是否具体、明确进行质疑;对得出结论的证据是否充分合理进行质疑)
谈话引导:在四年级学习“加热和冷却”的时候,我们做“让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的实验,有位同学解释乒乓球鼓起来的原因是“热水的热气把乒乓球憋下去的地方顶鼓了起来”。你们当时是怎样反驳他的解释的?
学生思考交流。
引导:刚才我们的反驳又是一种质疑。这次质疑针对的又是哪一方面呢?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板书:针对解释是否正确可靠。)
师生归纳:质疑应从实验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探究的问题是否具体明确、得出结论的证据是否充分合理、做出的解释是否正确可靠等方面入手。
三、 巩固运用
1、谈话引导:有位五年级的同学叫马小虎,非常想自己独立完成一项科学研究,这天下课时,看着饮水机前一个个排队接水喝的同学,突然灵机一动,想通过调查本班6名同学每天的饮水次数和饮水量,来估算全校800名同学一天的饮水量。你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说说他这样做行不行?
2、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并向全班汇报。
3、小结:马小虎同学想自己独立完成科学研究的做法很值得敬佩,他选择的研究内容也是很合适自己年龄水平的。美中不足的是,他研究的设计方案不科学合理,他的调查结论就会错误。
4、引导:谁能为马小虎的这项科学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帮她完成自己的心愿?
5、学生讨论交流。
6、引导:假如你是马小虎,经过大家的质疑、帮助,你将怎样地奥正研究方案?
7、学生思考交流。
四、作业
1、谈话:请你回家后,参考刚才的实验方案,想一想,如果你来对全校六个年级中各选1名同学就同样的饮水量问题进行调查,你应该怎样做呢?
2、引导:把你的设计写成研究方案,自己按照今天学习“质疑”的几个方法去逐条推敲、检查,认为没问题了,可以请你最信任的同学在帮助检查。每个人的方案设计满分为10分,出现一处问题扣1分。8-10分为“A”等成绩,6-7分为“B”等成绩,5分为“C”等成绩。如果帮助别人检查出问题,给帮助者加1分。谁得分超过10分,老师评他为“科学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