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周)组合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周)组合阅读(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24 20:2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周)组合阅读
【诗词鉴赏】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2.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
                                      
                                      
【文言文阅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 汤问》)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B.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C.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
D.钟子期必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分析文章开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5.“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②,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③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蛾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④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⑤,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选自《列子 汤问》)
【注释】①讴:唱歌。②郊衢:城外的大道。③遏:阻止。④鬻(yù):卖。⑤欐
(lì):屋梁。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7.文中说薛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求返后,“终身不敢言归”,对于这一点,你有什么看法
【现代文阅读】


刘继荣
⑴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⑵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儿的小糖人儿,万一遇着个歹徒怎么办?回家后,我细细教导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范陌生人,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⑶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还得到一名穿超人斗篷的小男孩的邀请,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不带家长,小孩子可以在一秒内信任对方,大人就未必了。超人的妈妈尽管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答应了。婆婆则在我耳边嘀咕:“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人跟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⑷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小超人已到广场,他们荡秋千,滑滑梯,又看了一会儿别人放风筝。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我们两个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荡秋千时,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乎还是被磕了一下。我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哭!
⑸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花圃边的长椅上,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他们帮忙捡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刻停止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做有趣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捡。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拇指:“三兄妹好和睦,相亲相爱一家子”我窃笑:这是相亲相爱陌生人啊!
⑹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告辞。这时,空荡荡的路上,突然走过一个陌生男子,身材高大,语调温和,他与女儿攀谈起来,问她几岁了,家住哪里,上小学还是幼儿园。女儿似乎毫无戒备,一一告知,好像还顺口说出一连串电话号码。我心中惴惴不安,靠近两步,准备随时现身。
⑺那陌生男子又问女儿,为何单独走路,爸妈在哪里?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此时,陌生男子从背包掏出一把玲珑的小红伞,向女儿比比画画,我心咚咚跳叫自己沉住气,看看女儿会怎样应付。
⑻那陌生男子硬是将小伞塞入女儿手中,两人开始拉扯退让。我赶紧走过去,还未来得及出声,一名推婴儿车的女子忽然走过来,正是广场上扔鞋小妹妹的妈妈。她挡在陌生男子面前,质问他意欲何为。陌生男子大窘,举起小伞叫我们看,上面印着广告有家新开张的甜品店儿童节大酬宾。他解释,因为小女孩实在太可爱,忍不住多聊了几句,所以才造成一场误会。
⑼女儿对尴尬的陌生男子说:“叔叔,我想要两把小伞。”我颇为疑惑,男子开心相赠,还给婴儿车上也插了一把,我心里暗自决定,下周带全家人去这家店里吃甜品,女儿看着熟睡的小妹妹,惊喜地说:“这是扔鞋的小妹妹。”推车女子莞尔一笑:“真是有缘。我生怕你遇到了坏人呢。”
⑽到家后,我崇拜地问女儿,为何能这么聪明的应对陌生人。女儿骄傲地告诉我,在幼儿园老师经常讲,还请警察叔叔在课堂上演练,她做的最好啦,但我仍有疑惑:“那你为什么把地址和电话都告诉她了?”女儿得意地笑道:“我说的全是舅舅家的,坏人一定找不到我的!”全家人哄哄大笑。有这么一个外甥女,舅舅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⑾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女儿:“你为什么要两把小伞?”她回答:“昨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叫黄丝丝,总是哭,不说话也不玩。我送一把小伞给她,她就会笑的。”
⑿我的心忽然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这份童真与善良我曾经是那样的熟悉,而现在又是如此的陌生。
⒀只是,欣慰之余,我内心却又是一丝沉重,如鲠在喉:天真的女儿在应付“陌生叔叔”的时候,是如此老练,如此“聪明”,这让我心中又多了一份陌生,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
⒁也许,面对陌生的童真,我们有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文有改动)
8.阅读课文,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地点
情节
心情
街边瓜果店
买东西得知女儿人缘好

早市
女儿得到小男孩邀请

广场
女儿险些翻下吊椅

家中

无比欣慰
9.文中说“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我”为什么会“又惊又喜”?
10.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⑿自然段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常常进行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
11.纵观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陌生的童真”的含义。
12.文章第(13)段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请写出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理由,并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
【参考答案】
【诗词鉴赏】
1.“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
【解析】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2.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文言文阅读】
3.B
4.内容上写出了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特点。结构上是全文的总纲,领起下文
对二人善弹善听的具体描写。
5.“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6.
(1)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流动的云。
(2)(韩国的娥)已经走了但是还有余音绕着(
那雍门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边的人还以为她人没有走呢。
7.虽然薛谭知道自己的缺点很好,但是也不能忽视自己的优点,薛谭此刻因为佩服秦青才艺,“终身不敢言归”,到后来肯定会对他的发展有局限,所以做人应该审时度势。(意思对即可)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流动的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秦青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国的娥到东边的齐国去,没有粮食了,经过雍门(齐国的城门)时,在那卖唱乞讨食物。虽然她已经走了但是还有余音绕着(那雍门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边的人还以为她人没有走呢。
【现代文阅读】
8.①忧心忡忡
②心中为难
③无比紧张
④发现女儿的童真、善良
9.①“惊”是因为原本憨憨的女儿会如实的告诉陌生男子,但实际是女儿对陌生男子有警惕之心,懂得保护自己,出乎我的意料。
②“喜”是因为见到如此懂得保护自己的女儿,我不由地生出喜悦之情,再也不担心女儿被陌生人欺骗。
10.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危险、世俗比作浊流,把孩子的童真与善良比作清泉,把浊流与清泉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童真与善良的赞美之情,像清泉一样让人觉得甘甜,突出童真难能可贵。
11.“陌生的童真”是指女儿并不像我想象中的全然的信任陌生人。另一方面指的是成人已失去了童真,带着世故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再相信陌生人。
12.看法:我“喜”是因为如此值得保护自己的女儿让我不由得生出惊喜之情,“忧”是因为女儿如此之小就懂得这些世俗的东西。
感悟: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