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一触即发——应用行为创建动态效果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一触即发——应用行为创建动态效果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清华大学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05-24 19:2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一触即发—应用行为创建动态效果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应用行为创建动态效果》,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然后分别从:教材分析、学生要素、教学三维目标、说教学法、教学过程、最后说评价总结,进行说课。
首先我们先进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本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针,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本节课所学的《应用行为创建动态效果》是完善网站的重要内容,主要学习添加网页动态效果、制作“弹出信息”、设置状态等内容,是在学生对前面三个单元网页制作知识掌握后的能力提高训练,激发学生对制作的网站进行修饰、完善。
其次是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学生观察概括性发展的转折学期。通过前面的学习,大部分同学会简单的制作网页,创建站点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课后上机操作练习的机会少,学生的遗忘性大,需要及时巩固提高。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网络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网络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正确引导。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行为、事件、动作的含义。。
(2)通过学习,掌握应用“交换图像”行为制作导航按钮的方法。
(3)通过学习,掌握应用“弹出信息”行为制作弹出对话框的方法。
(4)通过学习,掌握应用“设置状态栏文本”行为为导航栏添加提示信息的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教师引导、动脑思考、交流与实践操作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制作网站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应用“交换图像”制作动态导航按钮,应用“弹出信息”行为制作弹出对话框。
难点:应用“设置状态栏文本”行为为导航按钮添加提示信息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关于教法:】
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学习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堂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关于学法指导:】教学相长,在这节课中,学生主要用到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探究学习——尝试操作——综合运用。
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一间拥有多媒体平台的计算机网络教室(远程教育模式三的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主动认知、探究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完成教学内容与培养技能和情感的主要环节。我的设计理念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能力为目标。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
展示各种利用行为制作的动态效果网页,请学生欣赏,对比前面制作的网页,简单讨论后引出行为的概念。按照心理学常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前,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任务一:】创建“救生急救”网页
明确步骤:1、规划“逃生急救”文件夹;2、新建网页文件;3、调整网页内容
由教师示范执行,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操作,我在巡视过程注意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操作中的相似或相似之处,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类似问题。在讲解事件、动作概念的时候,结合具体的网页实例进行,这样利于学生理解。
【任务二:】添加动态效果
教师示范,打开Dreamweaver8软件工具,提示学生根据前面已制作的作品继续完善后续的操作过程。然后学生亲自实践操作练习,完成下列任务的操作实践,灵活熟练地对网页动态效果的设置。
1、应用“交换图像”行为
对于触发动作的事件,可以让学生在行为面板中进行尝试设置,体验其中的不同,帮助理解行为、事件、动作之间的关系。
2、应用“弹出信息”行为
3、应用“设置状态栏文本”行为
设计目的,通过设置状态栏文本行为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状态栏也是网页制作中可以发挥的一片空间。可以通过应用行为或者编写代码的方式在状态栏中实现各种动态效果。
(三)合作交流
本环节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是本节课最具闪光点的一环,在这时里既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讨论,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所以我设计以各小组为单位,在学习了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对本组的作品进一步完善,美化。
(四)展示评价:
在这个环节里,教师通过多媒体屏幕,每组挑选出比较成功的作品,然后通过多媒体软件屏幕广播功能,让学生去欣赏各个小组作品,互相看一看,评一评,说一说,虚心的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教师适当评价成功之处,对不足的地方加以完善。
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结和作业布置,完成课本中“创作天地”的练习。
五、说评价:
本节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如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操作效果的及时给予表现性评价;二是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互评过程;三是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完成自我评价。
总结: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一些求知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板书设计:
第12课
一触即发——应用行为创建动态效果
一、完善创建网页
二、添加动态效果(1、应用“交换图像”行为;2、应用“弹出信息”行为;3、应用“设置状态栏文本”行为)
三、测试网页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