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4、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一、初识作者导入:
同学们,上课开始,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
出示文字: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是谁?(鲁迅)出示图片,你怎么知道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没错,这个隶书的“一”字胡须,可是鲁迅典型的外貌特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文章,一起来认识他儿时的玩伴——少年闰土。 www-2-1-cnjy-com
二、典型特征写外貌——发现语言信息
1.课文中,鲁迅是怎样介绍闰土的呢?(生汇报)
看来课前预习的很充分。一起来读读。你从这寥寥数语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出示句子,变红“紫色”“小毡帽”“银项圈”
2.师:你们的发现都很有价值,鲁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写闰土的五官,而是紧紧抓住了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项带银圈这些典型特征,就将一个活泼可爱的海边少年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板书:典型特征写外貌) 2-1-c-n-j-y
????3.不仅如此,鲁迅还通过利用典型特征写外貌的方法,刻画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出示)师引读——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如《故乡》中的长得像圆规一样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1*cnjy*com
以及鲁镇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还有这个活泼可爱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三、个性语言显性格
???1. 写人的方法很多,除了描写人物的典型外貌特征,我们一般还会写这个人的什么?(语言、动作……)
是啊,这些是我们在刻画人物时经常用到的。那文学大家鲁迅在写闰土的语言和动作的时候又有什么高明之处呢?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抓住作者对闰土语言动作的描写,看看你又发现了哪些重要信息?并在你有发现的地方做好批注。
3.看大家读得这么认真,相信你一定有思考,有收获!先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小组交流)
(1)生交流雪地捕鸟。(出示)
从做事时的动作中:体会到他的聪明能干
从介绍鸟名,可以看出闰土认识各种各样的鸟,见多识广
我们一起喊出这些鸟的名字——(课件)这么多的鸟,有的我们连听都没听过,见都没见过,闰土却能如数家珍,足见其见多识广 21·cn·jy·com
从闰土用短短几句话,就将捕鸟的过程讲得这么清楚,可以看出闰土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通过读闰土捕鸟的这段话,我感受到闰土的天真快乐;(生相机板书特点)
雪地捕鸟这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品读,就体会到如此丰富的内涵,了解了闰土这么多的特点。这就是鲁迅的作品,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2·1·c·n·j·y
(2)咱们继续交流你的收获
从看瓜刺猹,体会到机智勇敢;
闰土的讲述,我感受到紧张刺激(出示)
A.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生读)
???B.这可是特别警觉又特别伶俐的猹,注意,别惊动了它,更不能让它跑了。再试试好吗?(月亮地下,你听——)(生再读。)你看,这样读,紧张刺激的味道就出来了。
C.创境:静谧的夜晚,月光皎洁如水,就在这时——(指生读)好一个机智勇敢的小闰土!
D.让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勇敢的闰土——齐读
人物的语言凸显性格。这样的讲述,才更符合闰土当时的语气,更能突出闰土的机智勇敢、活泼健谈。
(3)文中几次提到了看瓜刺猹?(两次)同样的事情写了两次,我们对比着读读,看看能不能发现不一样的信息?(比如:句式;场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聪明的你,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一处写的是回忆闰土的情景,而第二段是闰土说的话。)
师:的确,一个是记忆中的画面,一个是实实在在的场景。谁还有发现?
(一个句子比较长,一个句子比较短)
师:回忆中的画面用长句表达,带给我们悠远绵长、令人回味的感觉。谁来读读这段美好的回忆——(一生读) 21·世纪*教育网
师:这正是鲁迅的高明之处: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将多种写人的方法结合到一起,这样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了。这就是鲁迅教给我们的第二个写人的秘密:个性语言显性格(板书)
四、对比手法塑形象
????1.其实,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如果分别用一个标点符号来表示两个人说话的内容,你觉得可以是什么符号?为什么?(生自由汇报) 21教育网
2.是啊,当闰土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各种精彩有趣的经历的时候,身为富家少爷的我,却对此一无所知:引读—— 【来源:21cnj*y.co*m】
和见多识广的闰土比起来,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们就如井底之蛙一般孤陋寡闻:——
我和我往常的朋友是:(红色字)素不知道、单知道、所不知道、不知道;
而闰土却是(蓝色字):新鲜事、无穷无尽、稀奇的事。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板:对比手法塑形象)将那个项带银圈的少年,那个看瓜刺猹的少年,牢牢地印在了心里。出示第一段,引读—— 【出处:21教育名师】
草木随风转,日月逐云飞。每当忆及童年时光,我的脑海总会浮现这样的画面—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儿时的伙伴依旧跃然眼前—(一生背诵)
五、拓展阅读,发现《中年闰土》中蕴含在文字背后的信息
???三十年悄然而逝,当朝思暮想的童年伙伴闰土,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人,那景,那情,是否还是曾经记忆中的模样? 21*cnjy*com
??1.请同学们打开主题学习丛书五中的《故乡》,结合自学提示的这几方面,阅读描写中年闰土的部分(师板写:中年闰土),看看你又有哪些新的体会?(学生静心阅读,教师巡视) 【版权所有:21教育】
?2.共同交流: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来汇报:(生相机板写中年闰土的特点)
?3.(结合板书)少年闰土是——活泼可爱 ?聪明机智 ?见多识广
??????????????而中年闰土却是———沧桑 ????沉默 ?????呆板
?4.闰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生活如此艰辛?
???在小说《故乡》中后来写到:“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原来这一座一座的大山,这一道一道的枷锁,让曾经那个活泼可爱的闰土苦得像一个木偶人了! 21cnjy.com
???5.这也是鲁迅创作的又一高明之处:通过前后外貌、性格、境遇的强烈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起来。课下同学们可以找来《故乡》这部小说,继续感受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www.21-cn-jy.com
六、小结:这节课咱们一起了解了闰土的人物特点,收获了不同于以前的写人的方法(结合板书):希望同学们也能用上这样的方法来写写自己的小伙伴,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继续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从而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感受文学的魅力!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