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褪色”、“亲昵”、“抑扬顿挫”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学习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方法:细节描写——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重、难点:学习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方法:细节描写——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 2·1·c·n·j·y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安排:1.课前自己把课文读通顺。2.把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画出来,多读几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海鸥图片,海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说
2.和我们人类一样海鸥也有自己的情怀,自己的智慧。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老人与海鸥 。齐读课题 www.21-cn-jy.com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两组词语
2.读词语,正音。
3.读了这两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那两幅画面?(随机板书: 喂? 送 )
三、品读,感悟亲情。
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的关系呢?
【出示语段】“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指名读、齐读。
第一部分的学习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13自然段,找找从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边读边在旁边写下批注,可以写下自己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2、全班交流:(随机出示)
[1]、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2-1-c-n-j-y
1)抓住:“每天”、“只为了”理解。
2)这是位怎样的老人呢?课文是怎样写的?指明读句子。哪个词用了三次,读了你有什么感受?
3)让我们再来看一份资料。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4)带着你的体会齐读这段话。
5)老人为什么如此打扮,因为朋友告诉我,一起读——【出示句子】(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21*cnjy*com
[2]、出示:“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出处:21教育名师】
1)这是写老人喂海鸥的情景。板书:喂
2)大家自由读读这段话,希望你们用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看老人和一般喂海鸥的人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读自悟,自由谈感受,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版权所有:21教育】
3)交流:
4)多么美好的画面,多么和谐的场景,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海鸥,怪不得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3]、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这是老人呼唤海鸥的情景。板书:唤
2)老人怎么呼唤?抑扬顿挫地呼唤;变了调的呼唤;用地方话呼唤,亲昵地呼唤。 让我们学着老人亲昵地抑扬顿挫地唱唱海鸥的名字。自由读。个别读。 21*cnjy*com
3)过渡:老人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儿女,给它们一个个起了名。文中特写了哪两只海鸥?
从这些描写里,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样?
?3)这样的亲密,怎么不就是亲人?所以朋友告诉我:出示:“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4]、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1)这是老人在谈海鸥的情景。
2)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在这“生动的眼睛”里折射出的是老人怎样的心意呢?
?3)老人是怎样谈海鸥的?我们也学着老人的样子谈谈海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第二部分的学习
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就这样与海鸥相依相随,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十天的时候,代替老人来到翠湖边的是这张无声的照片。(课件)
师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的15~17自然段:想一想1.安放老人的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抓住重点词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写下来。2.联系上文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1教育网
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自主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关语句。
1、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海鸥已经意识到今天的老人与平时大不一样,不说话,也不给它们喂食,它们明白老人已经去世了,所以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声声在呼唤老人。
师:海鸥此时的心情怎样?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答:焦虑、急切、恋恋不舍、难分难舍、焦急万分、心如刀绞般的痛、、、、、、
师: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
生自由答。
师:是呀,你能把这种的心情读出来吗?
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还想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感受到了海鸥们的内心。?
2、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师:还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你还想说给同学听一听的?
生:令我感动的是从这句话中的“急速”一词能够看出,海鸥们明白了无论怎样地呼唤,老人都回不来了,它们多想留住老人,多想吃老人给它们买的饼干啊,可老人不会再回来了,所以它们“急速”扇动翅膀,想多看一眼自己即将永别的亲人。 www-2-1-cnjy-com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
生自由答。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来源:21cnj*y.co*m】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师:还有谁也想谈谈对这个句子的感受的?
生自由谈体会。
师: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生:令我感动的句子是“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从“飞动的白色旋涡中”我体会到了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体现了海鸥对老人那令人震撼的深情。
师:说得多感人呀。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语重复出现了,并且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海鸥的举动?
生:“扑”字。
师:老师突发奇想,想把它改改,你们再来对比读读句子吧!
生读改前与改后的句子。
师:感受到了什么不同吗?
生自由答。
生:我认为不能换成“飞”。因为“扑”的速度快,说明海鸥对老的感情特别深,舍不得老人离开。
师:你能联系前文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吧!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除了对海鸥的动作作了描写,在这个句子中作者还写到了海鸥的?
生:鸣叫声。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海鸥们大声鸣叫着似乎在诉说些什么呢?如果此时你就是那群海鸥中的一个(“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你会诉说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写下来吧。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海鸥图片,你们就在这上面代表海鸥来诉说你们的真情吧! 21cnjy.com
学生写话。
师:从同学们的倾诉中,可以看出这篇课文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同学。更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了
生接读: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想一想:文章为什么写得这么生动感人?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后回答。
生:作者用朴实的话语叙述了感人的故事。
生:作者抓住老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和海鸥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使文章生动感人。
师:今后同学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抓住这些细节描写来丰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世界,让我们的文章也生动感人。 21·cn·jy·com
师:老人去世后,他心中恋恋不舍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老人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群飞翔的海鸥。(师手指板书)如今老人可以放心地去了,他的事迹感动了昆明的市民们,市民们为了纪念这位老人,在红嘴鸥最多的翠湖公园修筑了一座铜像(课件出示图片)每当海鸥飞临翠湖边的时候,我们就仿佛又看到了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画面。老人的故事深深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老人的善举更是被传承了下来,看现在的翠湖边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像当年的老人一样人。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鲜活画面再次出现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同学们故事学到这里,你最想说什么?
生自由答。
四、总结:
是呀!人关爱动物,动物也必将用它们特有的举动来回报人们。这节课上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作业。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深的句子抄写下来。
2、搜集并阅读人和动物之间的真情故事,积累生动感人的句段,并写写你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