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精美教案:3 爬天都峰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语文精美教案:3 爬天都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25 21: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贴近学生假期生活的实际。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爬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21cnjy.com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升入三年级,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第一课时已经会读会认会写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本节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要逐步使学生养成多读多想、边读边注的读书习惯;同时渗透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个性品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通过品读,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教学策略:
通过通过感情朗读感悟内容,逐段读议,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课后思考题,及时巩固提升 21·cn·jy·com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回顾内容。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再全班齐读,个别解释重点词语。(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培养学生的解词能力,指导解词的方法。)
2、指名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快速感知课文的能力,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提炼信息,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二、直奔课题,导入新课。
1、写作者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设计意图: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出示天都峰的图画) www-2-1-cnjy-com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在此基础上用文中的两个字,概括天都峰的特点,即“高”和“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www.21-cn-jy.com
三、扣住重点,理解内容,体会中心。
1、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默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语、重点语句理解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做勾画是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注”的习惯。)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
3、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预设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设计意图:引导生扣住课文内容,展开发散思维,为突破课文重点,理解小作者的心情变化做铺垫。)
4读读议议,释疑。
a、出示“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讨论体会:为什么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
(设计意图: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指导朗读: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设计意图:以读促悟,抓住语气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感情朗读中体会作者内心活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学生边读书边勾画。
指名说全班交流: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边读边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理解内容。) 2-1-c-n-j-y
引读第7段,比较句子,体会“终于”一词。
①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
②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比较句子,从“终于”这个词体会登山的艰难,登上后的喜悦心情。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 21教育网
c、出示:“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
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21*cnjy*com
四、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出示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同时扣住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来源:21cnj*y.co*m】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收获。(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个人实际,避免空洞的说教,让思想渗透教育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心里更加受触动。)
教师总结: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设计意图:教师的总结,必不可少,能对文本提炼升华,对学生认识上进一步提升。) 【出处:21教育名师】
3、齐读爸爸的话。
五、课堂拓展:讲述自己外出旅游的故事,故事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设计意图: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1·c·n·j·y
六、反馈练习,巩固提升。(设计意图,当堂训练,巩固所学内容,提炼文本内容和中心。)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这两段写了(  )(  )(  )爬上天都峰,其中重点写了(??? )。
2、这两段话中,用了攀着、手脚并用、爬呀爬、 终于这些词语,既突出了爬山的(?????? ),又表现了他们不怕(???? ),勇于(??? )的精神。 【版权所有:21教育】
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天都峰特点(陡 ???????高 )
?? 遇见老爷爷? →? 不怕困难→
奋力????? 爬呀爬? ???
→? 终于登顶
????? ?【不怕困难、 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