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构图的作用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构图的作用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5-24 17:53:03

文档简介

第3课
构图的作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正确地运用形式美法则评析绘画作品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绘画作品交流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2学情分析
本课教材中选用古今中外的名画,作为学习构图的基本形式、作用和原则的范例,通过课堂中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重点关注会使学生对构图的作用获得全新的感受和认识,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更能激发学习兴趣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重点难点
绘画作品中形式美的规律认识与运用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绘画的语言,了解了不同的风格的绘画作品。了解了自达 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
“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区别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画家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印象派画家不再因袭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功用。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很好地运用了绘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及其表现形式。
活动2【讲授】讲授
比例:造型各部分间的尺寸关系。
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的纵向与横向之间等都存在着尺寸数量间的变化,适度的变化可以产生美感,例如“黄金比例”就是比较典型的。
作品分析:德拉克罗瓦的《自由领导人民》
提问: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
为了突出“自由”这一主题画家是怎样来安排画中人物的
对称:一个轴线两侧的形状以等量、等形、等距、反向的条件相互对应而存在的方式。
作品分析:赛尚的《玩牌者》
提问:在人物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画家为什么要这样来安排人物
均衡:在视觉上的形、量、色或力的平衡感。
有两种平衡形式:对称平衡与不对称平衡。对称与均衡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称能产生均衡,而均衡中又包括着对称的因素在内作品分析:潘天寿的《松枝荔枝》
提问:松枝与荔枝在哪些方面形成了对比 这一对比是否使画面达到了平衡
节奏:在绘画中,运用形、色、线等反复对比呼应。
作品分析:
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听音乐感受爵士乐的节奏,分析作品中的节奏元素。
韵律:是指动势或气韵的有秩序的反复,在和谐、统一中包含着更富变化的反复。
在造型艺术中,韵律有多方面的表现,各种构成因素有规律的变化,有节奏的递增或递减,相互之间的反复与呼应,都能够产生韵律。有起伏变化、连续变化、渐次变化、分割变化的韵律,韵律是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产生的。
活动3【活动】小结
作品分析: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
提问:分析作品中线条的变化的规律。
变化统一: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多样变化,和谐统一。

变化”体现了多样,“统一”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或整体联系。“变化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也叫和谐。这一法则包含了对称、均衡、对比、比例、节奏、韵律等因素,也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提问: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元素,找一找画面安排上的特点
利用形式美法则对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进行赏析。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及时地总结才能更好地把它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共17张PPT)
构图的作用
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之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构图:
德拉克罗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自由引导人民》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人物众多,宏伟而动荡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
一般用在横构图中,具有平稳、沉着等特点,是最常见的构图。
S形构图
“S”形的构图使画面结构丰满,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
李焕民
《初踏黄金路》
S形构图
其视觉特征是曲折、回转的变化。
曲折、迂回变化
诱导视线,纵深感很强
在圆形的构图中,圆形的边线无首尾之别,形状无方向的变差,张力均匀,给人以流动、饱满、完整、团实的感觉。物象结构成团形,具有凝聚的整体感。
马蒂斯《舞蹈》
圆形构图
王宏剑《阳关三叠》
水平线构图
画家基本是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安排众多人物形象,这种形式的构图最适合表现稳定,安静,沉寂的场面。
使人联想到广袤的天地,开阔、平静。有静穆、安宁、开阔之感。
许多风景画、包括海景、往往采用平直的水平线构图,并且有意保留这条视线不受前景物象的破坏,以体现景致的宽广如图《去耕作的牛群》是特罗容最著名的作品。
水平线构图
井字形构图
画家非常注重画面的稀密,虚实对比与布局。如果我们用黄金分割线来分割画面,就会发现,其左下部是密,右上部是疏;这两部分如果是实,右下和左上两部分则是虚。完美的分割法则令作品有了清爽,舒适的形式美感。
《露气》潘天寿
水平线与垂直线有平稳之感,两者相交呈“井”字,则画面更加稳定。
井字构图
韦尔申《吉祥蒙古》
垂直构图
画家采用垂直构图的形式,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分割开来,表现了宁静、安详、自然的气氛。
构图原则
1、突出主题:为了形象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使形象获得突出而完美的艺术效果;
2、追求形式美: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绘画的构图应符合造型艺术中的均衡、和谐等形式美法则。

绘画构图是一种比较复杂而且难度比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但是,它又是绘画实践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使是绘画习作,也要遇到程度不等的构图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掌握最简单的构图要领(形式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绘画作品,并在绘画实践中去应用。
小结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