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构图的作用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构图的作用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9-27 14:08:18

文档简介

第3课
构图的作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基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悟构图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分析鉴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逐步提高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美术手段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主动的审美意识。
2设计策略
1.让学生初步领会构图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为以后的绘画实践打下理论基础。
2.注重过程与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构图的相关知识,同时以作品为范例进行示范和引导。构图作为造型艺术的组织形式以其自身形式美,借助人们的审美心里,发挥着组织结构和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好的构图能完美地表现创作意图,并借助形象贴切的诠释所要表现的主题,令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加强烈。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构图形式的分析。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基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悟构图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分析构图形式及创作意图。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了解教材内容。
布置学生提前做相关的资料收集,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找到的其他名作。
活动2【活动】交流互动
出示作品:你能不能谈谈这件作品的构图
在造型艺术中,各个形象之间的结构和联系需遵循一定的章法,构图就是这种章法的体现。本课通过欣赏不同构图的作品,来学习领悟构图在组织画面时的重要作用。
活动3【讲授】分析作品
1.什么是构图
构图,是指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中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总的取景,以及各种西方绘画形式中的画面结构,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艺术构思的检验和修正。
出示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油画)1830
德拉克洛瓦(法国)
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如此人物众多、宏伟而又动荡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欣赏现代的一些灯饰作品,感受现代设计的理念和追求的意境。
2.提问:这样的构图有什么意义
出示作品的构图,同时教学示范:画一画构图。
构图的目的是将实现中的三维空间形象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用平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里,运用视觉形象构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借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3.继续欣赏作品: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画面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形成了视觉上一连串的连续的点,S
形的构图在使画面结构丰满的同时,又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
欣赏作品:吉祥蒙古(油画)1988
韦尔申
画家采用垂直构图的形式,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分割开来,表现出一种宁静、平和而自然的气息。
教学示范构图的形式。
赏析作品:露气(中国画)现代
潘天寿。
了解画面的疏密、虚实对比与布局。如果我们用横、竖黄金分割线来分割画面,
就会发现,其左下部是密,右上部是疏;这两部分如果是实,右下和左上两部分则是虚完美的分割法则令作品具有了清爽、舒适的形式美感。
活动4【练习】尝试与实践
试一试:请同学们尝试做一个构图练习,题材自选,体现自己对于形式的追求
活动5【活动】总结与拓展
师生小结:构图的形式法则体现着人类对于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它对于造型艺术的作用,犹如章法之于文章、结构之于戏剧一样重要。构图的方式有很多种,好的构图能完美地体现创作意图,并借助形象贴切地诠释所要表现的主题,令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加强烈。
2.寻找其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看看采用了哪种构图形式,并谈谈这些作品的构图在表达作品主题方面有什么作用
活动6【作业】课后练笔
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的所学,完成一幅能展现自己绘画最高水平的作品(共37张PPT)
构图的作用
一、起稿阶段(主要知识点)
①构图的定义
所谓构图,即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
重要词语:
1、适当
2、协调
3、完整
(1)构图知识
构图知识
详解素描作画步骤
绘画——构图
设计——构成
建筑——法式、布景
摄影——取景
书法——间架、布白
构图,亦称“经营位置”。在不同的艺术形态中,
其称呼亦有所区别,如:
在此,我们可以将构图简约地
理解为研究点、线、面三者组成关系的艺术。
详解素描作画步骤
常见的构图种类
绘画艺术




三角形
“S”形


四边形
②构图的种类
正三角形构图在力学上是最稳定的,在心理上给人以安定的、坚实的、不可动摇的稳定感。
最常见的构图形式——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

三角形
正三角形构图:
(1)适用于对象物高度落差明显的画面;(高、中、低/大、中、小)
(2)不受对象物数量多寡的限制;
(3)三角形构图的下线容易产生多个对象物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造成构图平乏、空间紧缩的弊端,所以起稿时对三角形构图的下线需谨慎思考。
单调、乏味
错落有致

三角形

三角形
反三角形与正三角形相比,效果完全相反,它旋转的运动中保持直立不倒,因此它具有一种强烈地极不稳定的感觉。

三角形
四边形构图,给人以稳重、庄严、平和的感觉。

四边形

梯形四边

菱形四边

菱形四边
“菱形”四边的构图可以简约的看成是由两个三角形构成。

菱形四边
“菱形”四边构图较正三角形构图的优点在于底线比较容易把握,不易产生多个对象物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问题。
圆形是封闭和整体的基本形状,圆形构图通常
指画面中的主体呈圆形。圆形构图在视觉上给人以旋转、运动和收缩的审美效果。






线条是构图的要素之一,曲线是线条中最具有美感的一种线型。所谓S形构图,实质上就是一种富有变化的曲线构图。这种构图形式给人以韵律动感的感觉
,使画面增添活跃的气氛。
S
曲线的组合和延伸

“S”形

“S”形
在绘画中使用“S”形构图的一些建议
“S”形构图:
(1)适用于对象物数量比较多的画面;
(2)画面的物体“透视”高度比较接近;
(3)注意整体对象物的疏密对比关系;
(4)“S”形构图常使用高俯视的透视角度,有助于这个“S”字看起来比较清晰。低俯视角度的静物组合通常都会堆砌粘合在一起。
摄影的S形构图,适宜于表现被摄对象本身富有曲线的景物,如河流、小溪曲径、羊肠小道等等。
S形,在构图中还具有一种穿针引线的作用,它可以把画面中散乱无关联的景物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的整体。
③透视分析图例
种类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多点透视
构图知识
构图知识
③透视实例图例
透视规律
(1)近大远小
(2)近长远短



消失点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三点透视
③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运用图例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三点透视
视平线
视平线
高俯视的透视角度分析
高度落差
站姿比坐姿的视野广阔。
站姿视野
坐姿视野
③构图的基本原则
1、上窄下宽、左右均衡;
静物素描
上窄下宽、左右均衡
指的是对象物与纸张边缘所留的空白对比
上窄
下宽
左右均衡
③构图的基本原则
一、静物素描
2、黄金分割、善用点线
黄金分割比例为
1
:1.618

5
:8
黄金分割点
黄金分割线
2、黄金分割、善用点线;
静物素描
③构图的基本原则
2、黄金分割、善用点线;
静物素描
③构图的基本原则
3、突出主体、侧重疏密;
静物素描
主体一般会安排在黄金分割线的位置或附近,偏左、右均可。
1、该线暗示了静物台面的边界。
2、说明透视的野。
3、也处于黄金分割线的附近。
在静物组合中,主体一般都是由比较高、大的物体担当。
③构图的基本原则
3、突出主体、侧重疏密;
静物素描
③构图的基本原则
4、正面居中、朝向留白多;
人物头像
③构图的基本原则
留白多
留白多
正面居中、两边均衡
④构图的常见问题:
1、空
2、满
3、偏



适中
⑤作画过程构图的方法:
1、(红色线条)用直线将整组静物基本外形的轮廓点轻轻地勾勒、连贯起来,形成简易的构图种类,
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2、(灰色线条)用基本的外形代表静物的各种造型。常用矩形为单位。
建议:可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勾勒,对静物造型的理解较有帮助。
静物素描起稿
构图要饱满,一般在面朝向的地方要稍微多留一点,
要整体入手,注意头颈肩的关系,注意肩膀的透视。
人物素描起稿(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