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地球在公转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2)了解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2.过程与方法
(1)在模拟实验中,观察并做出恰当的描述。
(2)结合模拟实验进行推理,证明地球在公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在公转的证明过程,体会到科学家在获得证据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恒星周年视差的模拟实验。
【教学难点】
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
【教学方法】
模拟实验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木竿、直尺、圆纸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谜语:
围着自己的轴心,永远不停地转,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把圆圈画完。(打一自然物)谜底:地球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那么,地球是否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二、探究新课
(一)地球的公转
什么叫做地球的公转?
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中心天体,故被称为“公”转。21教育网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笼统地说,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
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运动,那要如何证明地球在公转呢?
(二)模拟实验
如果地球真是围着太阳公转,当它从轨道上的A点沿着逆时针方向运动到B点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天空中远近不同的1号星和2号星,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21cnjy.com
实验方法:
1.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心放一个红色的圆纸片,代表“太阳”。
2.找两根木竿,分别立在离圆圈远近不同的地方。在木竿的顶端分别贴上两个蓝色的圆纸片,代表远近不同的两颗星。www.21-cn-jy.com
3.在圆圈上背对着红色圆点转动一周,表示“地球”围着“太阳”公转一周。
思考: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在A、B两点观察恒星位置有什么变化?视觉中两颗星的位置相差多少厘米?
观察要求:
在操场上绕“太阳”公转一周,并且在A、B两点做观测记录,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在位置上有什么变化。实验时,人要背对中心圆点转动。2·1·c·n·j·y
实验中要做好组织工作,分小组进行观察,各小组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上进行观察。
实验结论:当学生从A点转到B点时,两颗星都会相对转动,并且与观察者的运动方向相反。
观“星”记录表:要求学生记录1号星相对于2号星的位置变化,并且要在距星远近不同的两个轨道上分别记录一次,做好观星记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的观“星”记录
观测次数 公转到A点 公转到B点 在A、B两点观察1号星的视觉差
第一次(近时) 1号星在2号星(左)边第(3)厘米 1号星在2号星(右)边第(6)厘米 (3)厘米
第二次(远时) 1号星在2号星(左)边(1)厘米 1号星在2号星(右)边第(2)厘米 (1)厘米
由于观测的距离不同,近时观测,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大,远时观测,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小。也就是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轨道外的物体,会出现视差。21·cn·jy·com
地球在公转,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观察天空中的恒星,也应当可以观察到恒星的周年视差。
(三)恒星的周年视差
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说明地球在公转。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叫恒星周年视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小资料: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直径大约是3亿千米,但相对天空中恒星之间的距离来说,3亿千米确实太小太小,以至于人们长期不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21·世纪*教育网
19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使用新制的望远镜进行长久观察,终于成功地测出了一颗恒星的视差。
继贝塞尔之后,一些天文学家又相继测得了其他恒星的周年视差,从而证明了地球在公转。
(四)总结昼夜现象的解释
地球的运动有两种方式:自转和公转。关于昼夜现象,将保留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在公转的解释。
三、拓展延伸
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也叫一“恒星年”。恒星年是以恒定的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所以,它是地球公转360度的时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www-2-1-cnjy-com
四、课堂小结
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了地球在公转;地球的运动方式有两种:公转和自转。
五、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地球的运动方式有(公转)和(自转)。
2.1938年,德国的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了(恒星周年视差),有力地证明了地球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5天),即(一年)。
(二)判断题
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2.不同的季节,星座不同,星座东升西落,依次出现又消失。 (√)
3.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直径大约是3亿千米。(√)
4.地球在公转,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观察天空中的恒星,也应当可以观察到恒星的周年视差。(√)
六、家庭作业
查阅资料,说明其他星球是否也在公转?
【板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
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教学反思】
人类认识地球在公转经历了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虽然我们的同学多数通过阅读书籍已经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是到底是怎么发现地球在公转的呢?有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地球在公转?同学知道的只是一个地道的结论,而不知道该结论从何而来,这也正是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让同学经历人类发现地球公转的过程,寻求地球公转的证据,又要让同学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公转的历史,让他们知道任何科学发现都需要漫长的过程,科学结论的得出切实可靠的有效证据,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结论的得出可能有多种形式和证据。
在模拟实验这个环节,可以设置问题进行引导,如用什么代替星星比较合适?模拟地球公转时怎么站位?为什么要背对着太阳?观察几次比较合适等等,更要提示同学们要做好记录。实验结束后,同学都能观察到星星之间的视差,并且随着星星距离我们位置的不同,视差也会发生变化。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随即讲解恒星的周年视差。我们对多数恒星自身的运行情况并不知情,有同学问假如有些恒星的运行情况和地球公转轨道和速度差不多,还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这种建立模型,构建事实的推理方法,在科学研究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课堂的整体学习氛围活跃,效果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3张PPT)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
地球在公转吗
情境导入
谜语
围着自己的轴心,永远不停地转,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把圆圈画完。
(打一自然物)
谜底: 地球
探究新课
地球的公转
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中心天体,故被称为“公”转。
探究新课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笼统地说,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
探究新课
模拟实验
如果地球真是围着太阳公转,当它从轨道上的A点沿着逆时针方向运动到B点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天空中远近不同的1号星和2号星,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
探究新课
实验方法:
1. 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心放一个红色
的圆纸片,代表“太阳”。
2. 找两根木竿,分别立在离圆圈远近不同的地
方。在木竿的顶端分别贴上两个蓝色的圆纸
片,代表远近不同的两颗星。
3. 在圆圈背对着红色圆点转动一周,表示“地
球”围着“太阳”公转一周。
探究新课
<
<
A
B
探究新课
思考: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在A、B两点观察恒星位置有什么变化?视觉中两颗星的位置相差多少厘米?
探究新课
观察要求:
在操场上绕“太阳”公转一周,并且在A、B两点做观测记录,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在位置上有什么变化。实验时,人要背对中心圆点转动。
探究新课
观“星”过程
探究新课
结论:
当学生从A点转到B点时,两颗星都会相对转动,并且与观察者的运动方向相反。
探究新课
我的观“星”记录
观测次数 公转到A点 公转到B点 在A、B两点观察1号星的视觉差
第一次 (近时) 1号星在2号星( )边第( )厘米 1号星在2号星( )边第( )厘米
( )厘米
第二次 (远时) 1号星在2号星( )边第( )厘米 1号星在2号星( )边第( )厘米
( )厘米
左
3
右
6
3
左
1
右
2
1
探究新课
由于观测的距离不同,近时观测,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大,远时观测,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小。也就是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轨道外的物体,会出现视差。
探究新课
恒星的周年视差
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说明地球在公转。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叫恒星周年视差。
探究新课
小资料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直径大约是3亿千米,但相对天空中恒星之间的距离来说,3亿千米确实太小太小,以至于人们长期不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
19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使用新制的望远镜进行长久观察,终于成功地测出了一颗恒星的视差。
继贝塞尔之后,一些天文学家又相继测得了其他恒星的周年视差,从而证明了地球在公转。
探究新课
总结昼夜现象的解释
地球的运动有两种方式:自转和公转。关于昼夜现象,将保留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在公转的解释。
拓展延伸
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也叫一“恒星年”。恒星年是以恒定的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所以,它是地球公转360度的时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课堂小结
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地球的运动方式有两种:公转和自转。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地球的运动方式有( )和( )。
2.1938年,德国的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了
( ),有力地证明了地球围绕太
阳做公转运动。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 ),即( )。
公转
自转
恒星周年视差
365天
一年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
2.不同的季节,星座不同,星座东升西落,依次
出现又消失。 ( )
3.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直径大约是3亿千米。( )
4.地球在公转,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观察天空中的
恒星,也应当可以观察到恒星的周年视差。( )
╳
√
√
√
家庭作业
查阅资料,说明其他星球是否也在公转?
板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
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