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饮酒》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30《饮酒》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26 09:0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饮 酒 陶渊明 名片·陶渊明陶渊明(365-427),
一名( ),字( ),自号( )。是( )时期著名的诗人。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有《 》。
性格:
爱好:
喜爱的花卉:
理想追求:
代表诗作:潜元亮东晋陶渊明集田园诗;饮酒诗;咏怀诗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嗜酒”;“著文章”。“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世外桃源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背 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 酒 (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构筑居室人聚居的地方这样闲适自得的样子.傍晚的时候.结伴而还.人生的真正
意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  酒 陶渊明 我居住在这众人居住的地方,门前却没有车马的喧闹之声。 要问我为什么能够这样,只要
心灵超脱世俗,自然就觉偏僻。 在房子东面的篱笆下采一把菊
花,猛然抬头看见南山美景。 傍晚的山色最美好,结队的鸟
儿结伴飞回山林。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真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比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
心远指心灵超凡脱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为心志高远,超脱世俗,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在人境无车马喧(果)心远地自偏(因)哲理只要没有名利的追求,就会有精神上的自由,即使居住在喧闹的地方,也会觉得幽深安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更能突出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以“飞鸟”自喻,表达作者弃官归隐的情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真意:具体指远离恶浊的世俗,鄙视官场,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抒发恬静闲适的情趣.问题研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为什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问君何能尔”的“尔”指代什么?
3、“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能否将“见”改为“望”?
5、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情感的关键词是哪两个字上?“心远地自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喧”。“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更能体现诗人悠然闲适的情趣“心远”。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板书设计无车马喧心远地偏采菊悠然山夕飞鸟生活宁静内心恬淡恬然闲适愉悦自得宁静致远
淡泊名利总 结:这首诗作者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眼:“心远”减字背诵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问君何能尔, .
采菊东篱下, .
山气日夕佳, .
,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