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三轮考点复习课件:第11讲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中考历史三轮考点复习课件:第11讲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25 23:1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 第 11 讲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
与社会生活      中考考点突破
考点一1.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②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籼型杂交水稻
①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②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现代的科技、教育与文化
考点一中国现代的科技、教育与文化(3)863计划
①背景:1986年3月,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建议后制定。
②领域: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术八大领域。
(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现实。
2.教育成就
(1)基础教育
①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高等教育
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

考点一中国现代的科技、教育与文化3.文化成就
(1)文学艺术: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局面。
(2)体育:毛泽东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体育课被列为学校重点课程。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运会,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
知识补充:
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但同时,网络的不健康内容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带来危害。因此,青少年要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防止和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2.当代的国际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因此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考查角度1 中国现代的科技成就,主要包括“两弹一星”、籼型杂交
水稻、863计划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例1】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863”计划的实施正在助推这个梦想。下列关于“863”计划的相关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86年3月袁隆平等四位老科学家向中央提出了加快发展高科技的建议
B.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C.“863”计划的实施,缩短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D.“863”计划体现了“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宗旨
    
A 此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回忆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正确。“863”计划的提出者是王淦昌、王大珩、杨家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举一反三训练A 1-1.〈2015,邵阳〉1980年,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成为中国转让给美国的第一项农业科技专利。该技术的发明人是(  )
A.袁隆平      B.焦裕禄
C.邓稼先 D.黄继光 1-2.〈2015,烟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  )
A.卫星升空 B.汽车国产化 C.原子弹爆炸 D.运载火箭发射
C举一反三训练 1-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C 解题时注意要求“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考查角度2 中国现代的教育与文化 【例2】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全社会为改变失学孩子命运实施的最大社会公益活动是(  )
A.实施“希望工程”
B.对贫困地区设立义务教育专项补助金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提高教师地位
    
A 解题时注意题目描述“为改变失学孩子命运实施的最大社会公益活动”,1989年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开始实施“希望工程”,由于党和政府、共青团领导的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希望工程成为规模最大的社会公益活动。举一反三训练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
A.学前教育      
B.六年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
D.九年义务教育D
考点二中国现代社会生活1.衣食住行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变化:就业制度发生变化,“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知识补充: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具体体现。
考查角度 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例3】 1995年起,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这是因为我国实施了(  )
A.“安居工程”
B.养老保险制度
C.医疗保险制度
D.就业制度
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居住情况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实施了“安居工程”。A举一反三训练 3-1.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  )
A.解放战争时期      B.改革开放前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此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所穿的服装要凭布票购买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因此题干所描述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改革开放前。B举一反三训练 3-2.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观念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数量进一步增加,丰富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层面的不断进步如生活方式的变革、观念进步、收入提高等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的呈现方式。
D举一反三训练 3-3.“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业”等词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改变了传统的就业制度,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故答案选D。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