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一课隋朝统一与灭亡1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 .mp4 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
只博雷塘数亩田。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诗中提到的“雷塘”在扬州,那么“君王”指的是谁?这首诗将的哪一朝的史事呢?思考:隋炀帝、隋朝课程标准: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的统一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南朝北朝581589,统一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集团妻子是鲜卑大贵族孤独信的女儿。女儿是北周的皇后。杨氏家族成为当时民族交融状况的一个缩影隋朝的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581年 长安杨坚(隋文帝)开国皇帝(隋文帝)
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集团,妻子是鲜卑大贵族孤独信的女儿.女儿是北周的皇后。杨氏家族成为当时民族交融状况的一个缩影。北 周陈长安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隋朝统一的意义是什么?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的统一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从社会矛盾方面来看, ,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方面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史料探究:通过材料分析: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
求统 一北方民族大交融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
经济得到开发隋的统一客观上主观上探究
答疑1.北方民族的大交融、南方经济的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1.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2.隋准备充分、战略战术运用得当。隋朝统一南北的客观条件是( )
A、北方民族交融
B、江南经济的发展
C、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D、隋文帝治国有方
ABC发展经济,编定户籍,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材料二:(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材料三: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文献通考》激增扩大丰实隋朝成为疆域辽阔 ,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杨广)
(604—618年在位) 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绮丽的琼花。隋炀帝为能去扬州观赏琼花,开凿了大运河。
开通大运河开凿的主要的目的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利运输,势在必行。
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
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他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例题: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南北边防 B、巩固隋朝统治
C、方便隋炀帝南巡 D、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涿郡余杭永
济
渠通 济 渠邗(han) 沟江
南
河洛阳海河黄 河 淮 河长 江钱塘江605年610年608年605年材料: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改编自《话说运河》解说词
阴柔一捺的大运河修建于何时、在位皇帝是谁?
时 间:
在位皇帝:
605年隋炀(yang)帝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二长:二千多千米三点:洛阳、涿郡、余杭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水、
长江、钱塘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江都(扬州)长安材料一:大运河与世界上著名人工运河进行比较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1869年1914年610年190.25千米81.3千米2000多千米隋朝大运河 学习与
探究阅读教材和以下材料,思考:大运河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大运河的地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
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
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
炀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随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大运河像是一天就冒出来的长江一样,(繁重的苛捐杂税使得)反隋的农民起义就来了,隋炀帝南游龙船的锦色帆还没有落下,各地的起义如火如荼。不禁惆怅起来,龙舟什么时候才会再回到长安?已经回不去了,炀帝不就为宇文成都所杀!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样看? 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 积极影响: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消极影响: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在短时间内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随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1、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有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2、隋朝时:
(1)隋文帝:
(2)隋炀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材料一 学习与
探究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
——郭施拉《开放的中国》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的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学习与
探究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材料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习与
探究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材料三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唐诗的繁荣。 学习与
探究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材料四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成为世界上选拔人才的典范。
罄(qing)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是哪朝的起义军对哪个皇帝密讨的檄文?隋朝 隋炀帝把南山的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他的罪行,用尽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隋朝的灭亡隋朝大业年间民役简表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当民夫,使人民无法从事生产劳动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遂至灭亡。4 都开创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
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
5 在其灭亡以后,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秦后有汉, 隋后有唐)
6 最后的皇帝都是为大臣所杀 秦二世为赵高所杀,隋炀帝为宇文及所杀。 1 都是长期分裂之后完成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短,二世而亡;(秦朝15年, 隋朝37年)
2 统治者大兴土木,都建造了举世瞩目的工程;(秦朝:长城。隋朝:大运河)
3 灭亡都和农民起义有关;隋朝和秦朝比较,有什么相同点?隋朝隋文帝隋炀帝 结束分裂,统一全国励精图治,经济繁荣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繁荣一时,二世而亡1.(2016?雅安中学半期考试)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在这一过程中隋朝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 )
A.宋 B.齐 C.梁 D.陈2.史书记载:“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繁荣强盛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②人口增长③经济繁荣④隋文帝励精图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DB3.(2016?阜阳九中期中)在我国历史上,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秦始皇 C.隋文帝 D.隋炀帝
4.当今举世瞩0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渠道,绝大部分沿用了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的河段。这就使大运河——这个作为传承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含义。隋朝大运河在当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方便隋炀帝巡游江都 B.大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防止匈奴南下侵扰 D.平定南方叛乱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