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自主检测二答题纸
初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1)
(2)
A
B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8分)
①
(
《
》
)
②
,
③
,
(
)
④
,
⑤
。
⑥
。
3.
(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A】
【B】
【C】
【D】
4.(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1)(1分)【A】
【B】
【C】
【D】
(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分)【A】
【B】
【C】
【D】
7.
(2分)【A】
【B】
【C】
【D】
8.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1)(2分)汗牛塞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富贵家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3.宋江
吴用
江州劫法场
C
4.(1)图片以习主席高大的形象为中心,他的右手紧紧按在一个笼子上,笼子里边是代表权力的图章,上方有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
(2)赞扬国家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行为(国家对权力进行约束)(1分)
5①B
(2)比喻、对偶“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3)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6D
7.C
8.对比,表现我读书专心
9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放置在家就堆满屋子的书是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家中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忧惧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说:‘今天存放在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堆地装满书册。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10.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年轻人要珍惜现在的读书机会,好好学习。
11引出“分享阅读”这个论题;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分享阅读,收获社交温度”这个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通过具体的例子,将分享阅读与各国通过立法来促进阅读这两种推广阅读的方式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分享阅读切合社交需求、促进人际交往的论点。
13.我睡在稻草上,做着花儿一样的梦;父亲为我铺稻草床,幸福像蜜汁样流淌;我回味品尝稻草床的味道和温馨;搬进城里后,告别淡忘了稻草床,习惯席梦思;睡在稻草床上,做着一个幸福的梦。
14.勤俭节约,表现在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梯;关爱儿子,表现在只要儿子回家,父亲就会精心忙活打理新的床铺;做事细心,主要表现在父亲在草垛里探寻翻找,精心挑选草梗,顿齐刀切后才抱到床边细细铺好。
15.采用象征手法,用稻草象征乡村生活。与上文跟稻草相关的乡村生活和美好回忆形成对比,突出了现代都市人对传统生活、乡村生活的淡忘,抒发了“我”的失落之情。
16.【甲】段采用虚写,生动描绘我躺在稻草床上的美好梦境,抒发了作者对传统生活、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
【乙】段属于实写,
写秋季到来,渲染悲凉的氛围,暗示孔乙己悲剧的命运做铺垫;
17.(1)熟悉的稻草味道和气息;(2)父母对我的深切的爱;(3)作为迷茫现代人实现归乡愿望后获得的心灵慰藉。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自主检测试卷二
初二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3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在苏州看园林,实在是读一本立体的书。本来通过建筑这面镜子,使我们一样可以kuī(▲
)见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不过这种探讨却是充满了艺术的乐趣。建筑是
A▲
(凝结、凝固)的音乐,在这些秀美的园林里随时都
(B
▲)(飘荡、漂荡)着几世纪前的音符,一碰到我们的心xián(▲
),便会响起历史的鸣奏悠远的cāng(▲
)桑,在我们心灵的空谷中久久的回荡。我又想,我们欣赏这jìn(▲
)透了古典文化艺术之汁的苏州城,还不应该忘记,怎样去为我们的后代创造一座同样饱储着当代文化艺术的城市。
——
梁衡《苏州园林》
(1)写字
▲
(2)选词
A
▲
,
B
▲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9分)
①
▲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
》)
②
▲
,绿柳才黄半未匀。(
杨巨源《城东早春》)
③
▲
,怅望青田云水遥。(
▲
《池鹤》)
④
▲
,寻常百姓家。(葛天民《迎燕》)
⑤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⑥君问归期未有期,
▲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
▲
。(《无题》)
3.名著阅读《水浒传》,回答问题(4分)
(1)“两首诗成便被囚,梁山豪杰定谋猷,贋书图印生疑惑,致使浔阳血漫流”(3分)
[答]
是何人因两首诗被囚?“贋书图印”是何人所造?
“浔阳血漫流”指的是何事?
▲
(2)关于《水浒传》情节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1分)
A.
杨志押送金银担
,晁盖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等人商量要劫生辰纲这一不义之财,杨志和手下人等一路风餐露宿。这一天正到黄泥冈白胜化妆成卖酒人,吴用等用巧计把杨志等人迷倒,晁盖等劫走生辰纲,后杨志经曹正指点,欲往二龙山落草。
B.
林冲被捆至柴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庄暂住。官司追捕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甚急,柴进周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他去梁山。在酒店吃酒时乘酒兴赋诗一首,抒发对高俅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不满,后与朱贵相识,被船接去梁山泊
.王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出于嫉妒心,先不肯收留,后要林冲拿“投名状”来,林中下山等了两天,第三日等得一人,却是杨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C.
曾头市郁保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拦梁山好马二百余匹,宋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要与之战,想叫卢俊义为前部先锋,夺得战功,便让尊位,吴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则反其意,只叫卢俊义去平川埋伏。宋江与曾家军对阵,五次交锋,各有胜负。吴用施计,大败曾家军,卢俊义活捉史文恭。聚义厅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上,将史文恭剖腹剜心,享祭晁盖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吴用让卢俊义坐尊位,李逵等不同意。
D.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讲的是杨志主张联合梁山泊宋江一起攻打青州,宋江答应出兵。
宋江、吴用、花荣设计擒获呼延灼。宋江为之去缚,声称权借水泊避难,只待朝廷招安,呼延灼愿留山寨,引得几个头领假装逃回城里,杀了慕容知府,桃花、二龙同归梁山。
4.
仔细观察右图,然后答题。(4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的内容。(3分)
▲
(2)用一句话概括漫画所表达的含义(1分)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7分)
古诗鉴赏
(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1分)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
“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悼念朋友嵇康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旧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宫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2)白居易称赞这首诗的颈联“神妙”,简析颈联为什么会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3分)
[答]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2分)
【甲】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今诸生学于太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6.哪组句子中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
▲
](2分)
A.以
.以中有足乐者
不以木为之者,
(《活板》)
B.劳
无奔走之劳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C
道
益慕圣贤之道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是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
7.下面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2分)
A手自笔录
B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C
妇抚儿乳
(《口技》)D.火烧令坚(《活板》)
8.
分析【甲】段划线句的写法和作用。(2分)
[答]
▲
【乙】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袁枚《黄生借书说》)
9.翻译句子(4分)
①
汗牛塞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富贵家之书
[答]
▲
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答]
▲
10.【甲】【乙】两文的写作目的有何相同之处?
(2分)
[答]
▲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1——12题
(5分)
分享阅读,传递社交温度
①阅读能让人“疯狂”吗 最近,曾在电影《哈利·波特》中扮演学霸赫敏的演员,在伦敦地铁里“丢”了100本书,结果“整个伦敦读疯了”,开启了一场寻书、读书、传递书的分享阅读之旅。
②读书首要的是书籍,但“阅读危机”并没有随着书籍形式的多样化而得到缓解。一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阅读人数减少、阅读水平下降令人们普遍担忧。同时,互联网和数字大潮的来临虽然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却没能让人更亲近阅读,反而使阅读变得碎片化。如何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③阅读如寻宝,读书可产生游戏一般的效果,趣味无穷。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市,火车站里设置故事自动分发机,在旅行中让“轻阅读”像买饮料一样便捷;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每逢当地情人节,政府就鼓励女士送男士书籍、男士送女士玫瑰,让花香与书香交融;在印度新德里市,一个民间组织借助“书中寻宝”活动,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养成好的阅读习惯……。相较于以往各国通过立法来促进阅读,参与阅读和分享阅读切中了多数人的社交需求,从另一层面预示着,散出去的是纸张写文字,收获的则是人际交往的温度。
④正如有人参加类似活动后说:“工作之后我就很少读书了,是你让我找回了读书的乐趣和激情,让我明白分享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事实上,读书是装订知识,而读出创意、读出乐趣、读出不同,则是在体验社会冷暖。
⑤相对而言,当下的“舔屏阅读”“指尖阅读”,虽然更容易分享与传播,只要键对键式的操作即可,但是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现代社会,人们可能陌生化了,但不能冷漠化。尤其在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除了一个又一个的二进制代码,依旧少不了人与人之间一次又一次的触碰,就像书籍传递、街头“快闪”、角色互换,既是“成人之美”,又会“手留余香”。
⑥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一本名为《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成了人们情感沟通的驿站。人们并不知道在和谁通信、与谁时话,甚至在向谁倾诉生活和感情的种种,然而借助一本书的地址来往,成了灵魂知己。当孤独遇上寂寞,一本书的“中介”催生了紧抱在一起的温情。
⑦每一次行走都是在开启一段未知的相遇,分享阅读亦然。我们身处的数字时代,看似天涯若比邻,但多数情况只是匆匆而过。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文字也会有表情、有温度,而这需要用心传递下去。一本书、一封信、一张明信片,完成交流虽然慢,但充满期待,值得等待,因为“慢一点才能写出优雅浪漫的话语”。
(李洪兴/文,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8日,有改动)
11.第①段引用电影《哈利·波特》中的演员在地铁里“丢”书引发读书热潮的新闻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
12.第③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答]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6分)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周志国)
①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花儿一样的梦。
②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上。
③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春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人回去,心也回去。
④父母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曦曦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籽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
⑤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今年春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什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⑥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一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⑦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⑧我也种过水稻。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也有骄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
⑨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去的记忆里。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思,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
⑩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
(本文有删节)
13.文章围绕“稻草床”展开情节,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3分)
14.结合全文内容,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3分)
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16.【甲】【乙】两个片段都属于环境描写,请比较两者在写法上各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不同的用意。(4分)
【甲】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尚出了白米的河
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
【乙】中秋过后,天气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孔乙己》)
17.文章标题和结尾处都出现了“芬芳”一词,它有怎样丰富的内涵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第三部分作文(40分)
守护,是默默坚守与呵护。大自然的山水草木,数千年的灿烂文化,率性自然的童真童趣,朝气蓬勃的青春梦想,亲情和友情,信仰和追求,……每一份守护无关大小,守护者的执着与坚持,总能令你我为之动容。
请以“最动人的守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