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课件(5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下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课件(5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26 17:16:48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第14课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1、了解冷战政策的含义和原因。
2、概括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3、掌握美苏争霸的突出事件;
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征 。
4、认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
平的意义。
学习目标:自主导航要求:默读文本,圈点勾画。时间:5分钟冷


策1、信号:2、开始标志:3、表现美
国苏联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军事上:美苏 最终
形成美苏争霸1991年, 解体结果 结束苏联出兵 ;
访华;
美从 撤军 危机冷


策表现美
国苏联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军事上:美苏 两极格局 最终形成美苏争霸苏攻:苏联出兵阿富汗;
美守:尼克松访华;
美从越南撤军古巴导弹危机1991年,苏联解体结果两极格局结束五六十优势70苏美80有限缓和出台“杜鲁门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成立“华约”自学展示要求:学生互查。时间:5分钟冷战何为为何形成影响冷战中的对峙第一幕何为冷战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被称为“冷战”。冷战的含义解析冷战冷战的双方:冷战的手段:冷战的目的:雅尔塔会议“三巨头”绞死希特勒二战中美、苏士兵亲切拥抱第二幕为何冷战材料一:战后美国实力简表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冷战的原因解析材料材料三:二战后,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二战后美国实力强大要称霸,苏联成为最大障碍。冷战的原因解析材料丘吉尔说: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第三幕冷战形成 思考: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杜鲁门主义出台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一: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资本主义世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内容:遏制共产主义、
干涉别国内政、
控制其他国家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美国国务卿马歇尔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控制西欧,牵制苏联,称霸世界。军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5月,美国联合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的成立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北约标志 “对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
—出自1949年某公约第5条规定1、材料中内容来自哪份文件? 2、根据此文件,成立了什么组织?3、 为与之抗衡,苏联和东欧成立了何组织? 4、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北约” “华约”《北大西洋公约》知识拓展请回答:苏 联波 兰民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瑞 典芬 兰法 国意 大 利土 耳 其西 班 牙希 腊丹麦英 国 冰岛挪 威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爱尔兰阿尔巴尼亚中立国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南斯拉夫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第四幕冷战影响五六十优势古巴导弹危机70苏美尼克松访华、从越南撤军占领阿富汗80有限缓和苏联从阿富汗 撤军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快速抢答1991年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赫鲁晓夫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 物
分别是谁?—美国占优势古巴导弹危机 —— 一场惊心动魄的核对抗 美国为什么会占优势?1第二阶段(70年代)苏美经济军事
力量增强—苏攻美守出兵阿富汗从越南撤军
尼克松访华经济发展缓慢深陷越南战争1

第三阶段(80年代)美国苏联—美苏实现有限缓和两极格局结束1991年
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的结果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实力深度探究读史明智 二战后,美苏争霸,军备竞赛不仅严重威胁世界和平,而且对本国经济也产生不利影响。学习本课后,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冷战结果冷战中的对峙冷战表现冷战对峙冷战反思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政治、经济、军事三个阶段:时间、特点、重要事件反对霸权主义,远离战争 珍爱和平课堂小结1.(2013·福州)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2(2013·扬州)1947年,美国总统提出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冷战战略是( )
?A.成立欧共体??? B.成立华约组织???
C.成立北约组织??? D.出台杜鲁门主义
DD中考演练?4.(2013·辽阳)?1964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核战狂人》中,将美国和苏联领导人塑造为极为愚蠢的人,正是他们的不合理政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受到核战争的威胁。这部电影拍摄的背景是( )?
A.冷战 B.东欧剧变? C.俄国十月革命? D.戈尔巴乔夫改革
5.(2013·东营)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6.(2013·泸州)打着“复兴欧洲”的旗号,试图达到控制欧洲、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目的的是( )?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CC观察右图,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医生”指马歇尔(或美国);
“病人”指“二战”后的西欧。 “药方”指马歇尔计划
(或欧洲复兴计划)。 控制西欧,牵制苏联看图说史(2013·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摘自《全球通史》?
(1) 材料二中为实现“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写出一例这一组织成员国协同作战的战役。(2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诺曼底登陆。(2)材料二中“同盟国”因“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产生分裂,其正式分裂的标志是什么?(1分)?
(3)阅读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1分)?????
????杜鲁门主义出台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1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反对霸权主义
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材料一: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苏联在战争中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 。材料二:在争霸对峙过程中,美苏两国在紧张的战争边缘选择妥协,并逐渐走向缓和,因此从另一角度看,两国关系的缓和也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因素。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美苏争霸产生了什么影响?美苏争霸的影响 1、给两国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2、带来了世界的动荡不安,威胁了世界和平3、美苏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合作探究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
苏联人对美国人说 “你最好别惹我!”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 苏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采取了什么对策?苏联的针锋相对经济上:
军事上:1949年,建立“经互会”1955年,成立“华约” 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8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自主学习要求:默读文本,圈点勾画。时间:5分钟冷


策1、信号:2、开始标志:3、表现美
国苏联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军事上:美苏 最终
形成美苏争霸1991年, 解体结果 结束苏联出兵 ;
访华;
美从 撤军 危机冷


策1、信号:2、开始标志:3、表现美
国苏联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军事上:美苏 两极格局 最终形成美苏争霸苏攻:苏联出兵阿富汗;
美守:尼克松访华;
美从越南撤军古巴导弹危机1991年,苏联解体结果两极格局结束五六十优势70苏美80有限缓和出台“杜鲁门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成立“华约”“铁幕”演说出台“杜鲁门主义”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
——1946年3月英国首相 丘吉尔《和平砥柱》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年)
——发出了战后东西方冷战的信号 ①演说中丘吉尔公然把矛头指向谁?
②丘吉尔的主张后来发展为什么政策?苏联冷战政策五六十
年代美国占优势。古巴导弹危机七十年代苏攻美守。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八十年代双方实现
有限缓和苏联从阿富汗撤军1991年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美苏争霸合作探究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古巴导弹危机
是由于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而使美苏两国接近战争边缘的一次重大对抗。苏联向古巴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在古巴,距离美国本土仅90英里处修建可用于发射核导弹的基地。美国随即做出强烈反应,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并要求苏联撤出所有导弹。10月底,赫鲁晓夫被迫同意从古巴撤走苏联导弹。这一事件以后,苏联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导致了两国新的激烈竞争。赫鲁晓夫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 物
分别是谁?—美国占优势古巴导弹危机 —— 一场惊心动魄的核对抗1第二阶段(70年代)苏美—苏攻美守出兵阿富汗从越南撤军
尼克松访华1

第三阶段(80年代)美国苏联—美苏实现有限缓和为对抗北约的军事威胁,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最终形成美苏争霸1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说: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
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
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
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即苏联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长达三十多年的美苏争霸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