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东汉的兴亡》课件+教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13.《东汉的兴亡》课件+教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27 05:11:22

文档简介

东汉的兴亡
一、选择题
1.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
( http: / / www.21cnjy.com )址发掘出重7000多斤、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
A.秦朝
B.新朝
C.隋朝
D.元朝
2.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3.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4.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5.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6.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时间:公元184年
领导人:张角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用: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7.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州牧势力的膨胀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
9.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10.东汉建都于:
(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开封
二、非选择题
11.观察下面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一
图二
(1)图一反映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弊端和危害?
(2)图二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起义有关?这次起义是通过哪一宗教发动的?这次起义的结果如何?
(3)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C
5.A
6.C
7.D
8.D
9.B
10.C
二、非选择题
11.(1)即位的皇帝大都年幼;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不堪,时局动荡不安。
(2)黄巾起义;太平道;起义最终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使其一蹶不振。
(3)由于即位的皇帝年龄比较小,产生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现象,社会动荡黑暗,导致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掌握“光武中兴”的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与探究“光武中兴”局面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初步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最安定,也是东汉最稳定时期。
【教学重点】
“光武中兴”
【教学难点】
东汉衰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方法指导一:
细读教材,圈点批注。
方法指导二:
注重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指导三:
歌谣记忆历史:
刘秀起兵建“新”朝,
年号光武东汉兴。
巩固政权措施好,
“光武中兴”面面成。
外戚宦官交专权,
黄巾起义动根基。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你想知道为什么汉朝分为西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东汉吗?你想知道为什么是“光武中兴”吗?你想了解光武帝刘秀其人其事吗?你想知道“跋扈将军”的故事背景吗?让我们带着这些提问一起学习,来探寻答案吧。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光武中兴
自主阅读课本P58~59内容,完成第1题。
1.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形成了什么局面?如何理解这一局面?
(1)措施:①释放奴婢;②减负减刑;③合并郡县,裁减冗官;④监察制度建立;⑤北方民族内迁;
(2)光武中兴;
(3)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多次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知识模块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自主阅读课本P59内容,完成第2题。
2.外戚宦官交替专职出现的原因,对东汉王朝的影响。
(1)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知识模块三 黄巾起义
自主阅读课本P60内容,完成第4题。
4.黄巾起义的背景、规模,对东汉统治的影响。
(1)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自然灾害频发;
(2)人数多,地域广,时间长;
(3)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是东汉衰亡的直接原因。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简述“光武中兴”的具体内容,理解。
2.东汉衰亡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东汉政权建立的时间是( D )
A.公元前207年    B.公元前202年
C.公元9年
D.公元25年
2.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D )
A.社会比较安定
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C.人口增加
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
3.汉光武帝与汉景帝采取的相同措施有( A )
①三十税一 ②取消苛捐杂税 ③整顿史治
④提倡节俭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D )
A.皇帝专权
B.外戚专权
C.宦官专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5.黄巾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 )
A.外戚、宦官专政
B.统治者改制失败
C.社会经济被破坏
D.民族矛盾的尖锐
6.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A )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
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
7.下列有关东汉中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本节课的收获:
东汉建立→光武中兴→(共20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的灭亡:
时间:公元9年
人物: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结果: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公元9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即为历史上的“新”朝。
王莽
西汉的灭亡

间:公元25年

城:洛阳
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2、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建立者:刘秀
(光武帝)
东汉的建立
汉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又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
光武中兴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措施
治世局面: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课堂小练习
你怎样评价光武帝?
东汉末年,发生了什么?
虽然刘秀利用农民起义,重建汉朝;但他结束了西汉末年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并以非凡的胆识,采取以柔治天下、注重文治的方略,巩固了东汉王朝,在位三十余年间,创造了
的业绩。这是应该肯定的。
外戚宦官专权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出生100多天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7岁
献帝
9岁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权衰弱、朝政混乱、东汉的衰败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
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三、黄巾起义
1.原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发送。
2.爆发:
时间:184年
领导人:张角
创立组织:太平道
3.结果: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1.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000多斤、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A.秦朝
B.新朝
C.隋朝
D.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