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节 文字编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第1节 文字编辑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河北大学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15 15:2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文字编辑
教案
一、课时:
1课时
二、教学内容分析
《编辑文档》是冀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的第三章第一节。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对word软件的窗口界面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授如何对文章的文字和段落进行修饰,使文章达到美观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文档处理技能。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的方法,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文章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自学课本,尝试完成任务,在交流与评价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耐心听取他人意见,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学会文字、段落的修饰方法
【教学难点】
字、词、句、篇的选定方法,并能根据文章的需要进行合理的修饰。
四、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不一样,在操作时,要注重少讲多练,关键是学生的多加练习,通过练习减少差距。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任务驱动法: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任务主线教学思想,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习法:教师对学习内容只作引导性的演示,需要掌握的内容要同学们通过导学材料进行自学、探究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
3、交流探讨学习法:通过自学操作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碰到不少问题,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又不能通过教程解决。因此,让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大家讨论解决,这样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将学生操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实现了由学生提出质疑,主动去求知的新课程理念。
4、互助协作法:在学习过程中,鼓励优生辅助老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辅导,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一个锻炼成长的机会,又能使更多的同学得到帮助,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和协作意识。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2、自制的Powerpoint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1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电子杂志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
学生观察、欣赏作品。
改变文字的字型、字体及字的颜色
将古诗《小池》的标题改为“黑体,二号字,颜色设为红色”。
出示放大图。
师示范讲解设置字体、字型号及字体颜色的区域及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述方法对标题“小池”进行了设置,其实,字体的修饰、设置包括很多方面,我们可以单击“格式(0)”菜单中的“字体(F)”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出示字体对话框)。
师:我们使用快捷工具能做的工作,在“字体”对话框里都能实现,利用“字体”对话框我们还能对字体做许多修饰,今天我们主要让大家掌握“字体”、“字型”、“字号”及“字体颜色”的设置。
文字的简单修饰
师:利用“字体”对话框,可以对文字进行全面设置,但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通过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来做简单快速的设置,同学们可选择“小池”,分别使用三个按钮,观察效果。
师巡视指导。
通过练习,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d.插入符号
(1)、师提问:书看完了,“℃”到底怎么输入 谁愿意上台演示一下。
师:如果输入的符号很多,可以不立刻关闭对话框,等符号输入完毕后再关闭。
(2).通过练习检查自学情况。
输入以下符号:
① ② ③ ≥ ≤ ★ ☆ 〖 〗
,师巡视指导,指定一学生上台演示。
师:同学们,看看他做的对吗 (生答)。老师再看看大家做的怎么样

补充说明
老师发现你们找符号时,不知从何处入手,大家观察一下符号对话框,可以发现,通过索引能查得快一些。其中≥就在子集“数学运算符里”,☆就在“各类图形符号”集里。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快一点,你们可以试一试。
学生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1)选定标题“小池”。
(2)单击格式工具栏“字体”的选择按钮“小池”,在字体列表中单击“黑体”。
(3)单击“字号”的选择按钮“小池”,在字号列表中单击“二号”。
(4)单击“字体颜色”的选择按钮“小池”,在弹出的颜色块中单击“红色”。
试一试
仔细观察对话框,想一想,试一试,它有哪些作用
八、课后反思与自我评价
本节课教学,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励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时,我做到精讲多练,注意观察学生,及时调控课堂气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学生探究任务过程中,我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角色,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对学习中易错的共性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应良好。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掌握文字编辑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有些细节性的问题强调的还不够,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应该多加练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