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精品获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石潭记 精品获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27 22:3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芮城、运城一代)。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作品多是揭露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等散文作品。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著有《柳河东集》。栏目导航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正月,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贫瘠而荒僻,却多奇山丽水,风景十分秀美。柳宗元任永州司马期间,闲暇无事常徜徉于山水之间,日与花草木石为伍,借以遣送岁月和抒发胸中抑郁愤懑之情。此时,他写了许多优美的山水游记,其中以“永州八记”最为著名。本文便是其中一篇。栏目导航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以“移步换形”的手法先写了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作者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同时,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栏目导航篁竹( )huáng珮环( )坻 ( )岛屿( )pèichíyǔ清冽( )嵁 ( )lièkān翠蔓( )佁然( )mànyǐ俶尔( )chù翕忽( )寂寥( )xīliáo悄怆( )chuàng幽邃( )suì龚 ( )gōng栏目导航洌冽缀辍辙澈liè【洌清】
liè【凛冽】
zhuì 【点缀】chuò【辍学】
chè【清澈见底】
zhé【车辙、覆辙】栏目导航【尤】
【近】
【皆若】
【佁然】
【逝】
【翕忽】 特别。靠近。都好像。呆呆的样子。消逝。轻快敏捷。栏目导航【斗折蛇行】
【明灭】
【犬牙】
【邃】
【清】
【居】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现或隐。像狗的牙齿。深。冷清。停留。栏目导航【实词】
为坻
为嵁
佁然不动
水尤清洌【虚词】
乃记之而去坻:水中高地。
嵁;不平的岩石。
佁然:呆呆的样子。
尤:格外。乃:于是,就。栏目导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下见小潭】     
【斗折蛇行】
【心乐之】      
【日光下澈】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皆若空游无所依】  西:向西,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下: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乐: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空:名次作状语,在空中。栏目导航全石以为底   (用) 卷石底以出   (用法相当于“而”)全石以为底   (做)为坻,为屿   (成为)潭西南而望 (连词,表修饰)乃记之而去 (连词,表承接)以其境过清   (因为)隶而从者  (连词,表并列)栏目导航下见小潭   (通“现”,显现,呈现)明灭可见   (看见)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明灭可见     (可以)栏目导航参差披拂   (长短不一)其岸势犬牙差互 (交错)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澈)以其境过清      (冷清)栏目导航①乃记之而去

②崔氏二小生
古义:离开 。
今义:前往,到某处。古义:年轻人 。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栏目导航【省略句】
示例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示例2:斗折蛇行。点拨: “影布石上”之前省略了主语“鱼”。
点拨:这句省略了主语“溪身”。
栏目导航【倒装句】
示例1:如鸣珮环
示例2:全石以为底点拨:应为“如珮环鸣”。点拨:宾语前置,其中“全石”为宾语,应为
“以全石为底”。
栏目导航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品析】栏目导航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在这句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品析】栏目导航【探究一】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点拨】栏目导航【探究二】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点拨】栏目导航【比 喻】  比喻,又叫“譬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的修辞格。
  比喻主要有: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是明显的比喻。明喻的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暗喻是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表面上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
  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这种比喻以喻体代替本体,有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的作用。(接下页)栏目导航课文中的例句: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栏目导航动静结合  这一特点首先体现在对潭中小鱼的描写上。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这潭中鱼也极为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然不动”。这是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由此转为写动,潭中之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
当然,写小溪时也有所体现:就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 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 它像蛇爬行那 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 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栏目导航 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文在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 强烈的比 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 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情 景 交 融栏目导航小石潭记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记录同游者潭水:清澄 侧面描写游鱼:动静结合特写镜头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形象比喻 幽深冷寂 寓情于景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栏目导航  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柳宗元的游记就是这样——借景抒情、写景寓情、游踪清晰。艺术就是这样,很有魅力,但艺术绝不是难于接近的,不管哪一种形式,艺术是相通的,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去感受文学等艺术的高雅。栏目导航柳宗元永州八记遗址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1.西山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内东山法华寺。对河就是西山。柳宗元过河游览后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西山,指潇水西岸南自朝阳岩起,北接黄茅岭,长亘数里起伏的山丘,即现今的粮子岭一带。(接下页)栏目导航2.钴姆潭
  《钴姆潭记》写于游西山后几天。钴姆潭,在永州市芝山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古代称熨斗为钴姆,钴姆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像古代熨斗,故名之。
3.钴姆潭西小丘
  《钴姆潭西小丘记》写于游西山后八日。西小丘,在柳子街至芝山区河西人民医院公路下侧,愚溪旁,早已成为居民住宅。沿溪一带尚有竹丛,竹丛下有许多石头如齿状互相推挤,倒映水中,当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马之饮于溪”了。(接下页)栏目导航4.小石潭
  小石潭,愚溪旁,下游兴建水电站后,水位提高,虽是清莹澄沏,但旧址已被淹没,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写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2002年,永州市为保护文化遗产,炸掉水坝,还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原貌。
5.袁家渴
  出永州市芝山区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村前“澄塘浅渚”,水阔洲重,以关刀洲最大,长约100米,宽20余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即此地。
(接下页)栏目导航6.石渠
  《石渠记》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
7.石涧
  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涧子边杨家。村子北面有一条小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栏目导航 8.小石城山
  《小石城山记》写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这是九记中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在芝山愚溪之北,过东风大桥到朝阳乡,沿着往北的山路而上,约一华里就到小石城山。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又名芝山。
 9.黄溪
  柳宗元于元和八年(公元813年)五月随韦使君到黄溪寺祈雨,游览黄溪后写下了《游黄溪记》。黄溪在永州市邮亭圩区福田乡庙门口,庙宇已毁,遗址尚在。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