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9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5-27 10:5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9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了解休渔期设立的意义。
(2)了解地球上的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2.科学探究
(1)通过讨论交流设立休渔期的意义,了解需要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2)通过调查,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形式。
3.科学态度
(1)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树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观念,具有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活动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为什么要设立休渔期
讨论交流休渔期的设立意义
讨论、交流、分析
活动2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查找资料,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形式
收集、整理和归纳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在沿海很多渔船都停在了港口。琪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这么多渔船为什么不出海捕鱼,彬彬回答说是休渔期内,不能捕鱼。波波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休渔期?”
产生问题:从1995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伏季休渔制度。在休渔期肉,沿海城市的港口经常停靠大量的渔船。由于每个地区的休渔期不同,学生也没有生活经验,因此对休渔期的意义不了解。
活动1
为什么要设立休渔期
我国沿海地区高度重视渔业发展。在我国总产值中,渔业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1.3%提高到2008年的9.0%。
渔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也迅速被消耗。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内的自然平衡被打破,渔业会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于是,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伏季休渔期,是指在每年的特定时间、一定水域内不得从事捕捞作业。目前休渔海域已经覆盖我国管辖:东海、渤海、黄海、南海。不同海域的休渔期时间不完全相同,例如南海海域1999年的休渔期是从6月1日至7月31日,而2009年则是从5月16日至8月1日。
教科书提出讨论并交流设立休渔期的意义,在波波的提示下,引导学生从鱼类繁殖期的时间着手思考。
休渔期是鱼类繁殖的时期,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捕捞强度给幼鱼生长提供了一定时间的良好环境。设立休渔期的意义是为了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缓和水生生物资源可捕量不足和捕捞强度过大这一矛盾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可提供几种常见的经济鱼类的繁殖期,再提供鱼类所处海域的休渔期,学生经过比较、分析,能有依据推断出设立休渔期的意义。
活动2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蓝色国土·海洋开发:中国海洋资源》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提到:海洋是地球生物的发源地,是地球上最后的生物宝库、资源供应地、能源基地。开发海洋,可以解决人口增加而衍生的粮食问题,可以满足人类对矿产的需求。开发海底油气田和可燃冰,以及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可以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要。
我国是海洋大国,东、南面都面临辽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海洋,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教科书从文字和背景图介绍了我国的海洋资源,提出学生研究的任务是查找资料,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和形式。
我国海洋资源主要有五种:第一种是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可用于食品、药物、新材料能源、饲料等领域。第二种是珍贵的海洋矿产资源,有深海的石油、天然气,有铜、煤、硫等矿产,有海底热液矿藏,还有可燃冰资源。第三种是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海水中有海盐、多种元素,矿物质和重水等。第四种是辽阔的海洋空间资源,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1/3,可利用在交通运输、生产、通信和电力输送、储藏及交通、娱乐设施等方面。第五种是潜在的海洋能源,有潮汐能、风能、波浪能等新型能源。
其中的背景图呈现了以下几种海洋资源:海洋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有渔业资源、海洋植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有海底锰矿和石油;海水化学资源,有海水淡化;能源资源,有波浪能;海洋空间资源,有海运船和人工岛屿等。
同时教科书展示了彬彬的调查案例,提示学生可以从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结果等方面进行研究。
调查后,琪琪提出:海洋资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么丰富,我们能否无限制开采呢?以此激发学生思考怎么开发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应该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引导学生树立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念。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教育:(1)强化海洋意识,增强海洋国土观念;(2)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两手抓;(3)改造海洋传统产业;(4)有序开发海洋油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