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3节 信息检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第3节 信息检索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河北大学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15 15:2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信息检索
教案
教案
教材分析:
《信息检索》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四章《因特网使用初步》的第三节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网上浏览信息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掌握了在因特网浏览信息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链接等操作,学生已经具备了深入学习的基础。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因特网上捕获和搜索信息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我所学,为我所用”的辽阔空间。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
好奇,同时学生学习成绩可能有差距,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次教学,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短暂性直接挂钩,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信息检索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检索引擎查找信息的一般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思考来进行自由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对具体情境的思考与评价中,形成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评判倾向;在使用与思考中,认识“检索工具”对学习的有益与有害的不同方面,初步培养良好的信息使用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检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准确高效的检索因特网上的信息。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检索方法高效的获取信息,并有效的辨别、筛选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学生进入教室后启动计算机,利用这段时间以6-8位学生为一组进行分组,以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过程中可采取自主合作讨论式学习。
二、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知道我校的网址吗? 学生:……
老师:请大家现在就通过网络来寻找答案,在两分钟后告诉我。 学生:……
老师:那你是用什么方式来查到这个网址的呢? 学生:用百度
老师:对,“百度”就是我们常用的“搜索引擎”。那什么是“搜索引擎”呢?又该如何是用它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本节课题:搜索引擎的使用。
三、 学习新课
(一) 信息检索简介
老师:搜索引擎其实也是一个网站,只不过该网站专门为人们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它使用特有的程序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刚才这位同学用百度找到答案,还有没有用其他搜索引擎的同学呢?
学生:还有新浪搜索、21CN搜索、优课搜索、搜狗、网易搜索等 老师:下面就以百度为例来进行学习。
(二) 基本搜索
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21世纪教育网,进入百度引擎,下面我们来百度一下自己,选取一位同学的名字输入,以“杨红”为例,单击“百度一下”按钮进入搜索结果界面。对结果界面作简单讲解:
百度一下,找到与“杨红”相关网页886.000篇,用时3妙. 老师:没想到我们班的杨红同学也成名人了,这么多关于她的信息。 我们在搜索栏内输入名字,在搜索引擎中称为关键字。正确的关键词,缩小范围。等等
四、 提炼关键词技巧
现实生活中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提炼关键词,例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可以使用CCTV2作为关键词,查询飞机票价格,可以用航班时刻表作为关键词来查询
从搜索结果中提炼信息
或许在我们搜索出来的结果中没有我们直接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在已搜索的结果进行总结提炼,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