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电子邮件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采用河北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二版),第四章《因特网使用步骤》第五节《电子邮件》。教学内容是如何申请电子邮箱。学生在了解了Internet的知识基础上设置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邮件已成为当今信息社会主要交流的方式之一,也是中学生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掌握网上注册电子邮箱的基本步骤,正确收发电子邮件。
2.培养学生利用E-mail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并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以任务驱动,学习知识。
(2)采用小组合作,完成教学。
(3)课后延伸探究,掌握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E-mail的申请
教学难点:用E-mail实现信息的交流
四、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直观演示法 (3)自主学习法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1)预习教材,带好课本进机房
(2)事先熟悉登录申请免费邮箱的网页及免费电子邮件的申请和收发
2、教师的教学准备
(1)精心准备课堂,做好教学设计
(2)预先做好问题的设计及突发事件的应对
(3)对机房的上网速度及申请免费邮箱的操作进行测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由上节课学习的使用因特网浏览、检索信息导入,由传统邮递和现代通信手段进行对比,导出本节课主题。
教师:大家想到的最便捷、便宜的方式是什么呢?飞鸽传书,邮政快递还是用电子邮件?
学生:
设计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课堂走位,发现学生们是否使用过电子邮件,并让使用过的同学做“小老师”,引导大家探究。
(二)任务驱动,突破重点
任务1,相邻两人为一个小组,提示学生登录163网站,开始注册操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互助完成注册信息的操作。在“小老师”的协调下沟通与交流,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而且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针对个别注册失败的学生,我请出小组中已成功的学生通过演示讲解注册过程,请不成功的同学仔细观察自己失误的原因在哪。
(1)填写要注册的用户名和认证码,用户名最好以字母和数字混合这样可以避免用户名重复,用户名最少6位最多20位。
(2)填写基本资料。密码不少于6位,必须记住密码。若忘记,可以注册手机号,方便找回密码。
(3)带“
”号的部分必须填写,其他项可选填。
过程与评价:学生在注册时遇到同名现象,通过教师指导、小组讨论完成任务。
任务2,登陆自己的电子邮箱,并阅读第一封电子邮件。
过程与评价:进一步正确认识E-mail的书写格式,了解其他著名网站的邮箱地址。
任务3,课堂作业:给老师发一封电子邮件,要求如下:
(1)、主题是给老师说说悄悄话。
(2)、要有姓名、班级出现。
(3)、字数不少于100字。
过程与评价: 正确学习发送电子邮件,并培养师生之间的友谊。
(三)课后延伸,强化运用
学完本课,我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使用其他的网站再次申请一个电子邮箱,加强练习。
七、设计理念:
1.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授予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方法。
2.以循序渐进的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的学习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教学内容。
3.情感教育上以创建和谐社会、家庭为目的,让学生多和自己父母进行交流,增强家庭的亲情感。
八、课后反思
本课在教学中采取了广播演示、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了教学,但本课中的邮箱申请是重点,讲解时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学生在申请这块上基本上都掌握了,但在应用上,操作不够熟练。部分同学还不能收发邮件,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改进,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