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土壤的组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土壤的组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5-28 09:2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20
土壤的组成
教学课时
1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粘土、砂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 2、探究问题“土壤中有什么?”时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 3、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 4、会记录探究实践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事实资料研讨问题,得出结论。 5、通过讨论,知道土壤对植物及人类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样去保护土壤,树立爱护和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粘土、砂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
教学难点
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粘土、砂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




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知道了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等作用,岩石破碎的现象叫风化。岩石在风化的作用下碎裂,继续风化,碎裂成小石子和沙,如果继续风化,会怎样呢?(更细更小的微粒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土壤。)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土壤中有什么》,研究土壤,寻找土壤源于岩石的证据。二、寻找土壤的成分:1.根据你平时对土壤的观察,你认为土壤中有什么?2.这是一些土壤,你打算怎样观察?3.请你用肉眼仔细观察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土壤,把你的发现记录在作业本28页的记录表上。比比谁的眼睛更敏锐,哪小组合作效率高,用肉眼观察记录好的小组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放大镜,进行更细致地观察。4.交流观察新鲜土壤的收获。(板书:水、沙子、动植物残留物等)5.为了方便观察,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干燥的土壤,借助牙签,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有什么发现?能给他们分分类吗?怎样区分呢?6.交流土壤颗粒的观察发现:(结合学生发言板书:沙砾、沙、粉沙、黏土等)地质学家对这些颗
粒进行分类:直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称为沙砾(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小石子);直径小于2毫米大于1/16毫米的称之为沙;直径小于1/16毫米大于1
/256毫米的称之为粉沙;直径小于1/256毫米的称之为黏土。让我们一起称呼它们。7.如果把这么土壤倒入水中,你又能发现什么呢?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8.把干燥的土壤倒入水中观察。9.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板书:空气等)10.让我们来搅拌一下,你觉得要注意什么问题?小棒用力搅拌水中的土壤,让土壤颗粒随水运动,然后静置在一边。(教师适当示范)11.师生共同搅拌,并指导。12.好,我们让它们静止一段时间吧。13.土壤里还有我们没发现的物质吗?再来看老师做两个实验。(1)加热土壤。用酒精灯燃烧放在铁板上的土壤,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什么发出臭味吗?这是动植物的残体和分解后物质燃烧发出的气味,我们把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叫做腐殖质。(板书:腐殖质)(2)加热浸泡土壤的液体。师生对比实验:首先用滴管取几滴土壤溶液(清水),将取来的土壤溶
液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点燃酒精灯,用夹子夹着玻璃片在酒精灯上燃烧,直到水分蒸发完为止,那在加热的过程中,要先均匀加热玻璃片,不要先集中加热,以免玻
璃片炸裂。好,现在观察一下,玻璃片上留下了什么?两块玻璃块上留下的斑迹有什么不同?就是土壤溶解在水中的盐分。(板书:盐分)14.我们现在再来看看烧杯里在流水的作用下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是怎样的顺序?试着解
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土壤按颗粒大小先后沉积下来,最上面一层是黏土,用棍子挑一点在手上涂抹,会感到是黏滑的、细腻的。其次是沙粒。越是底下,颗
粒越来越粗。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的残体。)15.现在请小组同学整理你们的实验记录,想一想土壤中有什么?(教师总结并投影出示土壤概念,强化土壤是混合物。)三、土壤和生命1.你们知道土壤中有哪些生命吗?2.想一想:土壤为他们提供了什么?它们又为土壤做了什么?3.阅读小结: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土壤为它们不仅提供了栖息地,还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养料,而生物使土壤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等养料,生物的活动使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更有利于生物的生长、生活。4.那么土壤和我们人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5.因为土壤和生物有密切的关系,而人的衣、食、住、行又和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土壤为我们的生活、生产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所以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同意吗?四、总结引伸: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观察土壤
板书设计
土壤的组成沙 水
空气
腐殖质
盐分
动植物残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