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桑海中学等三校2016-2017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桑海中学等三校2016-2017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27 20:2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5月份联考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25小题,总分50分
1.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西周与秦以后的制度没有联系
B.作者对秦以后的‘独制’持否定态
C.度周秦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分封制变为中央集权制
D.“大变局”指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2.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大珍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C.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 D.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3.公元前349年,一位雅典政治家指出城邦的危机:“雅典公民们,你们曾经拿起武器反对斯巴达,保卫希腊的权利。但现在,你们不情愿作战,拖延缴纳要保卫你们自己财产的战争税。你们过去常拯救希腊人,现在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却仍坐以待毙。”此一危机最可能是(  )
A.公民精神逐渐沦丧
B.军事力量走向衰落
C.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奴隶制度正在瓦解
4.《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公民大会)的权力”“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这些规定(  )
A.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B.调整了旧有习惯法的适用范围
C.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 D.强调个人权利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5.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  )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C.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D.使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
6.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打算落空后,进而试图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可法国人对拿破仑三世的独裁记忆犹新,结果是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在1877年进一步澄清。史学家普遍认为这(  )
A.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B.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C.延续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7.有学者认为,德国1871年宪法是一部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由此说明1871年宪法(  )
A.对德意志各城邦约束较大 B.尚未赋予资产阶级政治权利
C.追求多方势力利益的均衡 D.对民主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
8.列宁曾写道:“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该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  )
A.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 B.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C.能给无产阶级具体的斗争手段 D.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
9.列宁自称为巴黎公社的继承者,他曾评价:“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高度赞扬了公社的(  )
A.革命首创精神 B.团结无畏精神 C.英勇战斗精神 D.高尚乐观精神
10.“最后,这一新政府并不是被人推翻了,而是像沙皇专制政权在3月时那样孤立无助地崩溃了。”得出这一结论主要缘于(  )
A.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B.新政府没有让人民得到和平与土地
C.军队忙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俄国全部政权已归属苏维埃
11.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
A.饱读儒家经典著作 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
C.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
12.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包括九江、天京、苏州、杭州等地。据材料分析,列强“助剿”的主要目的是(  )
A.划定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B.保证列强在长江流域投资设厂权利
C.攫取苏州和杭州等通商口岸特权 D.确保能够在议定通商口岸倾销商品
13.材料:1753—1851年广西人口、耕地面积和额定地丁银变化表
时间
人丁(万口)
耕地面积(顷)
额定地丁银(两)
1753年
197.6
87,401
——
1820年
742.9
89,812
393,545
1851年
782.3
89,620
694,984
据上表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可能是广西(  )
A.农民生活处境艰难 B.受到外国侵略加剧C.小农经济发展迅速 D.较早接受国外先进农业技术
14.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C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15.1901年2月,流亡在西安的清朝政府发出上谕,宣布今后的对外方针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还声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这体现出清政府(  )
A.以主权换治权 B.主动赔款割地 C.甘心做傀儡 D.失去民心民意
16.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17.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的资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B.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
C.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D.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
18.1937~1945年,蒋介石在日记中对共产党时而称“共党”,时而称“共匪”,飘忽不定。这表明他(  )
A.交替实行联共反共政策 B.对中共政策缺乏连贯性
C.没有放弃反共防共立场 D.蓄意破坏抗日统一战线
19.电视剧《金婚》中有这样的情景:人们办事、见面、开会、住宿,甚至集体吃饭都要先背毛主席语录。这一情景应该发生在(  )
A.“大跃进”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20.观察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用普选的方式产生人民代表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选举的法律依据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基本确立
D.选民选举的代表将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1912年8月《民权画报》发表题为《改头换面》的一幅漫画,画中人面部主要器官由“共和”二字组成,四肢和躯干乃为“拿破仑”三字。作者旨在(  )
A.肯定袁世凯维护共和之功 B.揭露袁世凯实行专制之实
C.希望结束专制建立共和国 D.批判法国人支持北洋政府
22.《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莱利·韦茅斯对蔡英文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韦茅斯两次提到“大陆(mainland)”,蔡英文始终用CHINA一词指代大陆。蔡英文还批评美国政府自1979年后“不公平地”将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宣称“我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主国家”。这说明了蔡英文当局(  )
A.力图与美国平起平坐B.反对美国对华政策C.赞同“一国两制”方针 D.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23.1966年之后,与中国建交和半建交的40多个国家,30个与中国产生外交纠纷,4个宣布与中国断交。毛泽东承认“我们现在孤立了,没有人理我们了”。面对这样的外交局面,中国决定(  )
A.“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B.研制原子弹加强国防力量
C.必须改善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图,下列对
a.
b.c.d四段关系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a段是由于美国长期坚持独立的侵华政策
B.b段是由于中美战时同盟关系和“铁幕”演说
C.c段是由于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孤立政策
D.d段是由于世界局势的变化和中日关系的推动
25.2016年9月4日夜晚,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在最自然的美景与全息高科技的辉映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里,这台“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更有杭州味道”的水上交响乐实景演出,美妙绝伦,摄人心魄。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里,中华文化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B.文艺演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最高水平
C.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相互融合
D.中国借助文化活动向世界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II卷(非选择题)
26.(28分)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政治文明比照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1902年):“……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
(1)请结合古希腊和古代中国不同文明形成的原因评析材料中的观点。(8分)
探究主题二
东西方经济文明交流
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并且获利颇佳……。福建沿海平原盛产甘蔗,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
(2)依据材指出清末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哪些新特点?简析其原因。(10分)
探究主题三
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
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称“夷”(未开化的野人)。鸦片战争前人们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鸦片战争后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演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3)根据材料说明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通过以上探究,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9分)
27.(23分)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6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2)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4分)
材料三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3)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4分)
材料五
中国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社会主义民主”涉及的是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5)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3分)“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作者的此观点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5:CBADB
6-10:BCAAB
11-15:CDAAA
16-20:ACCCA
21-25:BDCCC
26.(1)原因: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有一定的影响。
(2分)
评析:古希腊是海洋国家,海滨交通便利,工商业经济繁荣,向往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民主政治的产生;而中国是大陆国家,幅员辽阔,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客观上要求专制集权制度与之相适应。(6分)
(2)特点: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卷入世界市场;诞生了近代工业;农业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6分)
原因:开阜通商后国内外市场扩大;通商口岸城市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4分)
(3)变化:由排斥到接受。(1分)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向西方学习思想的萌发;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掀起洋务运动。(6分)
启示:尊重文明多样性;加强文明交流;对待不同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
(1)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散中央官员权力,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6分,答出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2)美: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总统领导内阁;英: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4分)
(3)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德国积极对外扩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4分)
(4)
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2分)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2分)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2分)
...........................................装...........................................订...........................................线...........................................
县(市、区)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