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课件 (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课件 (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28 23:0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三、三大改造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2.“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年中、印、美人均
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通过以上对比,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
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
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逐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2.“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汽车厂、飞机厂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
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
农业也有发展,粮、棉连年增产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1954年8月1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纺织机
械制造厂——国营经纬纺织机械厂正式投产。 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载重4500吨的油轮与自造的机车。 1956年7月 14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 1956年,第一种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通车典礼上,数百辆汽车驶过公路桥面。 1954年12月康藏、青藏公路通车典礼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选举国家和政府领导人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上。2.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寄出 毛泽东亲自领导和参与了起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工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毛泽东当选为
国家主席3. 选举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刘少奇当选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三、三大改造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农业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的1955年下半年,全国大中城市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势头
到1956年,基本上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河北邯郸
市郊农民
报名入社新疆乌鲁
木齐郊区
维吾尔族
农民报名
入社太原市手工业者举行庆祝合作化的游行 上海市工商界代表荣毅仁(左一)等带着《申请书》步入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 天津市的青年资本家三千人组成“报喜队”,高呼“坚决服从领导,服从分配,不抽逃资金,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课后习题: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
A.1952到1956 B.1953到1957
C.1954到1958 D.1950到1954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上选举谁为我国的国家主席(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林彪
3.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主要通过什么形式来进行?BA赎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