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86年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历史
时期
名称
时间及地点
意义或历史作用
党的创建时期
中共一大
1921.7 上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
1922.7 上海
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
1923 广州
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八七会议
1927.8 汉口
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1935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大
1945 延安
为争取搞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
中共八大
1956 北京
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北京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此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中共十二大
1982 北京
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中共十三大
1987 北京
正确分析了中国国情后,指出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四大
1992 北京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五大
1997 北京
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为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吹响了号角。
中共“十六大”
2002北京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军队建设----纪念建军90周年
1.2017年是建军90周年,为庆祝建军90周年,九(1)班同学举办了一场知识竞赛。请你加入。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具有时代特点的名称: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中国工农革命军或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八路军和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美援朝时期(1950—1953)??中国人民志愿军?
(2)请你列举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代表性战役各一例
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任意一个);上甘岭战役。.
(3)建国后,人民军队又有哪些新发展?请你谈谈怎样看待科技与国防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陆续研制多种舰艇充实海军,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又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海军扩展为多兵种部队。解放后,在陆军基础上建成了人民空军,改革开放后,空军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1957年,我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不断壮大发展,装备多种导弹核武器,筑就现代化国防的钢铁长城。
言之有理即可,如:在当今世界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仍然威胁和平的情况下,我国应大力加强现代化国防力量,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部队。科技在各国国防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1、简要说明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www.21-cn-jy.com
(2)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时期的土地(农村)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
(2)、解放战争时期
(3)、建国初期
195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4)、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1教育网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2·1·c·n·j·y
(6)、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进程
(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2)近代以来,伴随着列强的侵华活动,中国的农村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落后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农村日益贫困、破败。
(3)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对此,孙中山、毛泽东分别提出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采用“平均地权”的办法,但未落实;
毛泽东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农民得到了土地。
(4)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如何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地中国农村改革?
在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21·cn·jy·com
(5)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实行上述政策的相同主旨是什么?
立足国情,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4、针对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建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减轻农民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工业支持农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保障机制等。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法行政;民主管理;保护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
6、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启示
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对农业合作化的看法。
农业合作化是必要的,但合作必须根据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结合农民的思想认识,循序渐进,追求发展,凭主观搞瞎指挥,势必损害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生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对1958年总路线的认识
从主观上讲,它反映了人民普遍的良好愿望,从客观上讲,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速度,否定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实际上是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使左倾思想更加膨胀。21·世纪*教育网
9.如何看待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与现实相比,你得到怎么样启示?
这些失误后来成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成为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www-2-1-cnjy-com
10、土地改革的认识
?中国农民两千年来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农民才能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2-1-c-n-j-y
11、建国后经济建设取得成就及挫折的原因及认识
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本原因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得到发挥。党的领导干部及群众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失误。21*cnjy*com
建国以来经济工作失误的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经济建设缺乏经验且急于求成;理论根源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来源:21cnj*y.co*m】
经验教训: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注意综合平衡,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改善人民生活;既要反右,又要防“左”,主要是防“左”。【出处:21教育名师】
综合训练
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历程。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召开 D.中共七大召开
2. (2017?龙湖区模拟)现存较早的中共“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而且是用英文写的。原来,“一大”代表陈公博后来到美国读书,用英文写了博士论文,“一大”党纲作为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的可信性,主要有以下意见:【版权所有:21教育】
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可作为党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③正确,①②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①②③皆错
3. 某影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毛泽东》,下列镜头不应该出现的是( )
A.毛泽东领导南昌起义
B.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
C.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
D.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
4.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两会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开始“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完成
5.如图是1950年流行的一幅木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
B.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农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D.农业生产遭到了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6. 如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到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1cnjy.com
A.开展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革“开始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 认真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判定,下面对右图中1959年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生产热情高涨
B.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C.完成了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浮夸风的具体体现
8.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最主要是指( )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