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六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六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30 15:4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六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一、积累与运用
1.名句默写:
(1)  ,
杖藜扶我过桥东。《绝句》
(2)随风潜入夜,  。《春夜喜雨》
(3)兰陵美酒夜光杯,  。《客中作》
(4)  ,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
(5)得道者多助,  。天时不如地利》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嘟囔
笔杆
屈尊迂贵
B.涟漪
迫不急待
在劫难逃
C.雕像
相貌
朦胧
D.尴尬
深邃
赏心阅目
3.下列加点字读音
全部正确
的一组是(  )
A.踌躇chú
肇zhào祸
刹shà那
B.蓦mò地
田畴chòu
干涸hé
C.旮旯gālá
怆chuàng然
攥zhuàn
D.颔hán首
老窖jiào
花相
xiàng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快干!”船长又叫道.
这句话标点运用正确
B.唐代诗人有时喜欢在名胜古迹“发表”诗作,如崔颢的《黄鹤楼》
C.《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正副标题虚实结合,副标题从时间上加以限制
D.《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海伦 凯勒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春脖子短
B.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D.“轰”的一声,是哪里的冰河开裂吧
 
二、文言诗文
6.古诗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乱花”的意思是  。
(2)对本诗理解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B.本诗线索是:诗人的行踪,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
C.诗中体现了“早春”的词语有:早莺、新燕、乱花、白沙堤。
D.本诗中表明作者寓情于景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选文节选自《  》,
是  家经典。
(2)解释加点词含义:
①不如乐之者  ;②是知也  。
(3)翻译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写“松柏”不畏“严寒”,喻  。生活中类似的比喻有许多,如:  。
8.(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兄弟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①烹宜,翔雁②宜燔。”竟斗而讼于社伯③.社伯请剖雁,烹燔④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注释】①舒雁:行动缓慢的雁,这里指活动在地上的鹅。
②翔雁:指天鹅。
③伯:相当于现在的村长。社,古代地区单位之一,二十五家为社。④燔(fán):烤。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已而索雁  
(2)翻译句子
将援弓射之(注意加点字)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  。
 
三、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春天来了,几阵轻风,数番微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大地透出了嫩绿的颜色,花儿们也陆续开放了。若照严格的花时来说,它们可能彼此见不着面,但是在既非真实,也非虚妄的园中,她们聚集在一起了。不同的红,不同的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的,纤薄单弱的,式样各出心裁。各色各式的花朵在园中铺展开一片锦绣。
②花儿们刚刚睁开眼睛时,总要惊叹道:“多么美好的世界,多么明媚的春天!”阳光照着,蜜蜂儿蝴蝶儿,绕着花枝上下飞舞,一片绚烂的花的颜色,真叫人眼花缭乱,忍不住赞赏生命的浓艳。花儿们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一切,慢慢地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花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她们彼此学习着怎样在枝头,怎样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几分优美。
③开着开着,花儿们看惯了春天的世界,觉得也不过是如此。却渐渐地觉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这美好世界中最美好的。
④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清新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榆叶梅是个急性子,她首先开口道:“春天的花园里,就数我最惹人注意了。你们听人们说过吗?远望着,我简直像朵朵红云,飘在花园的背景上。”大家一听,她把别人都算成了背景,都有点发愣。玫瑰花听她这么不谦虚,很生气,马上提醒她:“你虽然开得茂盛,也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品种,要取得突出的位置,还得出身名门。玫瑰是珍贵的品种,这是人所共知的。”她说着,骄傲地昂起头。真的,她那鲜红的、密密层层的花瓣,组成一朵朵异常娇艳的不太大也不太小的花,叫人忍不住想摸一摸,嗅一嗅。
……
⑤白丁香正在半开,满树如同洒了微霜,她是不大爱说话的,这时也被这番谈话吸引了,慢慢地说:“花么,当然要比美,依我看,颜色态度,既清雅而又高贵,谁都比不上白玉兰,她贵而不俗,雅而不酸,这样白,这样美﹣﹣“丁香慢吞吞地想着适当的措词。微风一过,摇动着她的小花,散发出一阵阵幽香。
⑥盛开的玉兰也矜持地开口了。她的花朵大,显得十分凝重;颜色白,显得十分清丽,又从高处向下说话,自然而然便有一种屈尊纡贵的神气。“丁香花真像许多小小的银星,她也许不是最美的花,但她是最迷人的花。”她的口气是这样有把握,大家一时都想不出话来说。
⑦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那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
⑧那些浅紫色的二月兰,是那样矮小,那样默默无闻。
她们从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特殊招人喜爱的地方,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
⑨小男孩预备把这一束小花插在墨水瓶里,送给他敬爱的、终日辛勤劳碌的老师。老师一定会从那充满着幻想的颜色,看出他的心意的。
⑩月儿行到中天,花园里没有再开始谈话,花儿们沉默着,不知怎么,都有点不好意思。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
(2)文章“以花喻人”,请用四字词语概括作者比喻的这三种人:像榆叶梅、玫瑰那样的人;像白丁香、玉兰那样的人;像二月兰那样的人。
(3)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应填入的词应该是  
“花儿门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一切,慢慢地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红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她们彼此学习怎样在枝头,怎样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几分优美。
(A)舒展
斜倚
抖动
增添
(B)伸展
斜靠
颤动更添
(C)舒展
斜倚
颤动更添
(D)舒展
斜倚
抖动
增添
(4)花儿们说得正热闹时,作者笔锋一转,写道:“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那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这样写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高贵的施舍
(1)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2)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3)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4)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5)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6)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7)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8)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ju了一躬,就上路了。
(9)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10)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11)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12)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13)母亲摸摸我的头说:“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14)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15)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16)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17)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18)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19)“为什么?”
(20)“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21)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22)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1)看拼音写汉字:  
jū了一躬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乞丐的和描写,作用是  。
(3)文中13节,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
(4)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高贵”的理解。
 
四、写作(共40分)
11.题目:那个人影响了我
要求:1.力求写出真情实感,不抄袭、套用他人作品。
2.写500字左右的文章。
 
2016-2017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六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名句默写:
(1) 古木阴中系短篷 ,
杖藜扶我过桥东。《绝句》
(2)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3)兰陵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客中作》
(4)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
(5)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为名篇名句连续性默写,连续性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
【解答】(1)古木阴中系短篷(重点字:篷)
(2)润物细无声
(3)欲饮琵琶马上催(重点字:琵琶)
(4)请君暂上凌烟阁(重点字:凌)
(5)失道者寡助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嘟囔
笔杆
屈尊迂贵
B.涟漪
迫不急待
在劫难逃
C.雕像
相貌
朦胧
D.尴尬
深邃
赏心阅目
【考点】14: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书写,解答时需要回顾所学完成作答.
【解答】A.有误,“屈尊迂贵”应写作“屈尊纡贵”;
B.有误,“迫不急待”应写作“迫不及待”;
C.正确;
D.有误,“赏心阅目”应写作“赏心悦目”.
故选:C.
 
3.下列加点字读音
全部正确
的一组是(  )
A.踌躇chú
肇zhào祸
刹shà那
B.蓦mò地
田畴chòu
干涸hé
C.旮旯gālá
怆chuàng然
攥zhuàn
D.颔hán首
老窖jiào
花相
xiàng
【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踌躇”应读作“chóu
chú”,“刹那”应读作“chà
nà”;
B.正确;
C.“攥”应读作“zuàn”;
D.“颔首”应读作“hàn
shǒu”.
故选:B.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快干!”船长又叫道.
这句话标点运用正确
B.唐代诗人有时喜欢在名胜古迹“发表”诗作,如崔颢的《黄鹤楼》
C.《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正副标题虚实结合,副标题从时间上加以限制
D.《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海伦 凯勒
【考点】56:标点符号;F5:文学常识.
【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海伦 凯勒改为海伦凯勒;
故选D.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春脖子短
B.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D.“轰”的一声,是哪里的冰河开裂吧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互文等.其中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学生要明确其各自特点,并加以判断.
【解答】A.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没使用修辞手法.
故选:D.
 
二、文言诗文
6.古诗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乱花”的意思是 纷繁的花 。
(2)对本诗理解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C 
A.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B.本诗线索是:诗人的行踪,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
C.诗中体现了“早春”的词语有:早莺、新燕、乱花、白沙堤。
D.本诗中表明作者寓情于景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考点】EG:山水田园诗.
【分析】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律.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乱花的意思是纷繁的花.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诗中体现早春的词语有:早莺、新燕、乱花、白杨.故选C.
答案:
(1)纷繁的花
(2)C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选文节选自《 论语 》,
是 儒家 家经典。
(2)解释加点词含义:
①不如乐之者 以(之)为快乐 ;②是知也 通“智”,聪明 。
(3)翻译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写“松柏”不畏“严寒”,喻 为学不怕艰难,为人不惧逆境 。生活中类似的比喻有许多,如: 烈火见真金/路遥知马力 。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译文
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解答】(1)该题考查的是古文的文学常识,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即可.选文节选自《论语
》,
是儒家家经典.
(2)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乐:以(之)为快乐.
②句意为:这是聪明的.知:通“智”,聪明.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可以:可以凭借;句意为: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4)该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理解,理解句意是做该题的关键.
答案:
(1)论语
儒家
(2)①以(之)为快乐
②通“智”,聪明
(3)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4)为学不怕艰难,为人不惧逆境
烈火见真金
/路遥知马力
 
8.(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兄弟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①烹宜,翔雁②宜燔。”竟斗而讼于社伯③.社伯请剖雁,烹燔④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注释】①舒雁:行动缓慢的雁,这里指活动在地上的鹅。
②翔雁:指天鹅。
③伯:相当于现在的村长。社,古代地区单位之一,二十五家为社。④燔(fán):烤。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已而索雁 寻找 
(2)翻译句子
将援弓射之(注意加点字)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 要少说空话,莫错过良机,争取多干点实事 。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译文:
从前有个人看见大雁,准备拿弓箭射它,说:“射下来就煮(了吃).”他的弟弟(与他)争论道:“(不善飞的)鹅煮(着吃才比较)适宜,(善)飞的大雁(还是烤着吃比较)适宜.”最后两个人争吵不休,就到社伯那里(请求)判定(谁对谁错).社伯让(他们)把雁剖成两半一半煮着吃,一半烤着吃.完了之后(兄弟俩再去)找大雁,这才发现大雁已经在高空中飞得很远了.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句意:完了之后(兄弟俩再去)找大雁.索:寻找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援,拉.句意:(那个人)准备拉弓射下(天鹅).
(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可以是:要少说空话,莫错过良机,争取多干点实事.
答案:
(1)寻找
(2)(那个人)准备拉弓射下(天鹅)
(3)要少说空话,莫错过良机,争取多干点实事
 
三、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春天来了,几阵轻风,数番微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大地透出了嫩绿的颜色,花儿们也陆续开放了。若照严格的花时来说,它们可能彼此见不着面,但是在既非真实,也非虚妄的园中,她们聚集在一起了。不同的红,不同的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的,纤薄单弱的,式样各出心裁。各色各式的花朵在园中铺展开一片锦绣。
②花儿们刚刚睁开眼睛时,总要惊叹道:“多么美好的世界,多么明媚的春天!”阳光照着,蜜蜂儿蝴蝶儿,绕着花枝上下飞舞,一片绚烂的花的颜色,真叫人眼花缭乱,忍不住赞赏生命的浓艳。花儿们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一切,慢慢地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花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她们彼此学习着怎样在枝头,怎样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几分优美。
③开着开着,花儿们看惯了春天的世界,觉得也不过是如此。却渐渐地觉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这美好世界中最美好的。
④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清新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榆叶梅是个急性子,她首先开口道:“春天的花园里,就数我最惹人注意了。你们听人们说过吗?远望着,我简直像朵朵红云,飘在花园的背景上。”大家一听,她把别人都算成了背景,都有点发愣。玫瑰花听她这么不谦虚,很生气,马上提醒她:“你虽然开得茂盛,也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品种,要取得突出的位置,还得出身名门。玫瑰是珍贵的品种,这是人所共知的。”她说着,骄傲地昂起头。真的,她那鲜红的、密密层层的花瓣,组成一朵朵异常娇艳的不太大也不太小的花,叫人忍不住想摸一摸,嗅一嗅。
……
⑤白丁香正在半开,满树如同洒了微霜,她是不大爱说话的,这时也被这番谈话吸引了,慢慢地说:“花么,当然要比美,依我看,颜色态度,既清雅而又高贵,谁都比不上白玉兰,她贵而不俗,雅而不酸,这样白,这样美﹣﹣“丁香慢吞吞地想着适当的措词。微风一过,摇动着她的小花,散发出一阵阵幽香。
⑥盛开的玉兰也矜持地开口了。她的花朵大,显得十分凝重;颜色白,显得十分清丽,又从高处向下说话,自然而然便有一种屈尊纡贵的神气。“丁香花真像许多小小的银星,她也许不是最美的花,但她是最迷人的花。”她的口气是这样有把握,大家一时都想不出话来说。
⑦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那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
⑧那些浅紫色的二月兰,是那样矮小,那样默默无闻。
她们从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特殊招人喜爱的地方,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
⑨小男孩预备把这一束小花插在墨水瓶里,送给他敬爱的、终日辛勤劳碌的老师。老师一定会从那充满着幻想的颜色,看出他的心意的。
⑩月儿行到中天,花园里没有再开始谈话,花儿们沉默着,不知怎么,都有点不好意思。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童话 。
(2)文章“以花喻人”,请用四字词语概括作者比喻的这三种人:像榆叶梅、玫瑰那样的人;像白丁香、玉兰那样的人;像二月兰那样的人。
(3)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应填入的词应该是 C 
“花儿门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一切,慢慢地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红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她们彼此学习怎样在枝头,怎样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几分优美。
(A)舒展
斜倚
抖动
增添
(B)伸展
斜靠
颤动更添
(C)舒展
斜倚
颤动更添
(D)舒展
斜倚
抖动
增添
(4)花儿们说得正热闹时,作者笔锋一转,写道:“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那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这样写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
【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春天到了,各种花竞相开放.于是花儿们比起了美.榆叶梅、玫瑰都认为自己最最美的.白丁香、玉兰互相吹捧,只有二月兰不说话,只是默默的散发着香气,一位小学生要给老师送花,他选择了二月兰.全文批评那些自吹自擂和互相吹捧的人,赞扬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体裁.本文把花拟人化,赋予花以人的感情和语言,所以这是一篇童话.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文本中榆叶梅、玫瑰说的话可知,这两种花都认为自己是最美的,所以它们比喻自吹自擂的人.而白丁香、玉兰互相说对方是最美的,所以比喻互相吹捧的人.而二月兰“那样默默无闻.
她们从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特殊招人喜爱的地方,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比喻无私奉献的人.
(3)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花瓣应用舒展来形容.枝头与斜倚搭配.花蕊与颤动搭配.更添与优美搭配.故选C.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写法的理解与掌握.在本文的末尾,一位小学生要给老师送花,他没有选择那些认为自己最美的花,也没有选择互相吹捧的花,而是选择了无私奉献的二月兰,给人一种出乎意料之感,使文章有了波澜,同时还点出二月兰的象征意义.
答案:
(1)童话
(2)自吹自擂(骄傲自大)
互相吹捧
无私奉献
(3)C
(4)造成一种突转,使读者产生一种出乎意料之感,受到比较强烈的震动,作者借男孩的选择赞美默默无闻的二月兰,表达对终日辛勤劳动谦逊无私的人民教师的赞美.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高贵的施舍
(1)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2)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3)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4)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5)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6)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7)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8)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ju了一躬,就上路了。
(9)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10)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11)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12)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13)母亲摸摸我的头说:“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14)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15)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16)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17)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18)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19)“为什么?”
(20)“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21)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22)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1)看拼音写汉字: 鞠 
jū了一躬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乞丐的和描写,作用是 形象生动地写出乞丐欲言又止的样子,突出了乞丐当时的惊讶和震撼 。
(3)文中13节,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
(4)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高贵”的理解。
【考点】9C:记叙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讲述了母亲帮助独臂的乞丐认识到劳动能挣到钱,最终他成为大老板并回报母亲的故事,以此表现劳动创造财富的主旨.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⑧),叙述母亲让前来乞讨的独臂乞丐搬砖,并付给他相应的报酬;第二部分(⑨~ ),叙述母亲用同样的方式给了许多前来乞讨者相应的搬砖报酬;第三部分( ~
结尾),在母亲点拨下努力工作获得成就的独臂乞讨者,报答母亲却被母亲以“我们有双手”而拒绝.
【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这个汉字写作鞠.
(2)本题考查赏析描写的作用.根据划线句的内容可知,这是对乞丐的动作和肖像的描写,表现了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样子,突出了他的惊讶与震撼.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结合独臂乞丐后来的成功,可以看出,“搬”可以让他认识自己是有能力劳动的,可以唤醒他的自尊.“不搬”就会让乞丐永远颓废下去.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高贵”的本义是气质高雅或地位优越;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高贵的施舍”,指的是母亲所给予的不同寻常的,能激励人自强自立的施舍.
答案:
(1)鞠
(2)动作
肖像
形象生动地写出乞丐欲言又止的样子,突出了乞丐当时的惊讶和震撼(2
+2分).
(3)“搬”等于让他有可能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劳动生活,唤醒他的自尊.“不搬”就会失掉一个认识自己,可以克服自身残疾的机会.(意思写对即可)(2
+2分)
(4)母亲没有直接给那名乞丐以施舍,而是给他提供了一个以劳动换取报酬的机会,从而让他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唤醒了他的自尊,凸显了母亲的真诚、善良,善于从精神上关心
 
四、写作(共40分)
11.题目:那个人影响了我
要求:1.力求写出真情实感,不抄袭、套用他人作品。
2.写500字左右的文章。
【考点】L1:命题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没有任何段提示性的语段来帮我们打开思路,只有一个孤零零的题目:“那个人影响了我”,很多同学会一下没有了思路,感觉本作文写作难度很大.
【审题立意】那个影响了我的人,里面有几个关键性词语:影响、我、人,人是要写作对象的发出者,我,标志着文章要使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影响,可以理解为更好地成长、感受到力量等意思.写作时,应重点关注这几个词语.
【思路点拨】这应是一篇写人或者记事的文章,在写文章时,不能围绕着影响空发议论,要用具体的事例来写.这里的“人”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父母、老师、朋友等;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或者名人:岳飞、辛弃疾、马云等,第二种思路等容易创新.
【表达方式】该作文可分成两部分,前部分以记叙为主,结尾议论抒情.
【细节描写】在表现成长时,可以使用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使文章有血有肉,十分生动.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解答】【例文】
那个人影响了我
在人世间,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真情.其中包括着父母对我的爱,也有老师对我的教导,还有同学对我的关照…可那件事情却像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使我至今都难以忘怀.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陌生人之间的真情.
记得那一天放学,天气十分晴朗,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站台,准备坐公交车回家.一到车站便有一辆公交车飞快地从我眼前驶过,我看了看车牌:对,没错,那就是我要坐的车.接着,我便上了车,找了个位置坐下来.一路上我都在东张西望,盼望车子能够快一点到家.过了一会儿,公交车开到了一个我不太熟悉的地方:咦?车子怎么开到这儿来了?是改了路线吗?当时,我什么也没有想,于是就火急火燎地“跳”下了车.这时,风呼呼地刮了起来.
正当我准备换一辆公交车回家时,一摸口袋便愣住了: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公交卡也没带,我该怎样回家呢?这时的我犹如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如何是好.我越想越难过,眼泪也情不自禁的从眼眶里流出来.
天气也似乎要和我作对:天色已渐渐变暗,肆虐的风越刮越猛,竟然还下起了毛毛细雨.路灯越来越亮,街上的行人却越来越少,这使我愈加惊惶.我再也忍不住了,哭出声来.
这时,从我的身后出现了一个人影,我抬头一看,是一位长发披肩、手提挎包的阿姨.她一看见我就关切的问我:“小朋友,你怎么了,是迷路了吗?”我摇摇头,带着哭腔说道:“我坐的公交车改路线了,现在钱和公交卡都没有,我回不了家了…”
还没等我说完,阿姨就从包里递给我一元钱,说:“小朋友,快回家吧!不要让你的爸爸妈妈担心你!”还没等我对她说一声“谢谢”,她便消失不见了.
这时,风也没有之前那样猛了,雨也停了,我惊惶的心也顿时平静了下来.随后我乘坐公交车回了家.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多年了,那位阿姨的面容我也记不清了,但是她对我做的一切我都将永远铭记在心.
 
2017年5月30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