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标准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亲爱的爸爸妈妈》标准化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30 18:0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训练重点:
理解文章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本文是对法西斯的控诉词,抓住一组组矛盾统一的事物进行分析探究。(历史——现实,美丽——沉重,忏悔——狡辩,引文——正文,人性的呼唤——罪恶的枪声)
课时安排:2课时
步骤:
1、导入
朗读课外文章《致命的母爱》,让学生谈体会。
致命的母爱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唯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疲力尽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感慨:文章将伟大的母爱放在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了温馨的人间至情,读后令人惊心动魄。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2、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呵护  杀戮  纳粹  肃穆  恍惚  木然  荒谬  憧憬 缭绕   健忘  片纸只字
赤裸裸
3、问题探究
⑴“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引用迪桑卡诗句的作用?结尾引用死者遗言的作用?
⑶你认为那个日本人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⑷“引文”与“正文”的关系怎样?
“引文”是纯客观的纪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板书设计:
记忆沉重
看纪念演出
美丽
来到纪念地
回顾历史
参加座谈会
参观纪念馆
呼唤和平
面向现实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了振兴中华对和平的重要。
《亲爱的爸爸妈妈》电子教案
授课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按住ctrl键单击按键链接相关内容。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
单元第
课,本单元

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节和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领会文章的主题。借助阅读文本和有关资料,筛选、归纳、整合信息,进行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培养阅读创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搜集、整理有关战争,特别是二战中战领国对被占领国实行残暴统治的有关资料,为阅读文本,贮蓄情感做准备。通过听录音和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在听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情感,并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再现历史的画面和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恨和对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对生活热爱的由衷敬佩,真正领悟和平与幸福的重要。


把握主题“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回回
1、点拨法
2、讨论法

回回
一、真情呼唤,交流引读。
1、轻声呼唤: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当我们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时,得到的是父母亲切的回应的呵护,但是,在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当300个孩子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随之而来的却是法西斯匪徒灭绝人性的枪声。现在我们就来读读华裔作家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去认识法西斯强盗的凶残,感受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同学们,让我们静下心来真情地呼唤一下我们的爸爸妈妈,并感受一下此时此刻的心情。
2、交流引读:学生真情告白,教师相机引读。
当我们用稚嫩的嗓音呼唤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随之而来的感受必然是亲切的呵护!然而,在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当300个孩子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时,唤来的却是法西斯匪徒灭绝人性的枪声。对此,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了一篇《亲爱的爸爸妈妈》,来控诉法西斯强盗的凶残,让我们进一步地来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默读感知,把握主题。
1、学生默读课文,畅谈读后感受。
2、学生试着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3、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你是如何理解的?
讨论明确: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不论是那位面对枪口的威胁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老师,还是那些在生命即将被残酷剥夺之际仍不忘表达对亲人的爱的人们,都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令人崇敬的,这是美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西德作家真诚忏悔,日本作家进行自私的狡辩。
♂课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例: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
2、“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幸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是令人悲哀的;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
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的荒谬。
四、体验拓展,互动释疑。
1、体验拓展:
♂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重他。
♂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一种什么态度 说说理由。
充满了鄙弃的感彩。作者不称之为作家,而称之为日本人;用安格尔的话对他进行驳斥;写许多人与明赫白握手,表示理解。对日本人的冷落表明了各国作家对日本作家发言的否定。
♂你认为那个日本人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今天我们又该如何“不记仇”,又“不忘记”呢?
不正确。(能结合历史实际分析即可)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对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这种种卑劣行径,告诉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呀!


多媒体教室。
CAI课件


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根据自己学过的历史知识,写一篇短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可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












教学重难点








媒体和资源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媒体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