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周周测】
第 16周测试卷
(测试范围: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学校美术作品展中,九年级8个班参展的作品(单位:件)分别为:3、5、2、4、3、2、3、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2 B.3 C.3.5 D.4
2.刻画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中位数
3.小红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分别是:96,104,104,116,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数是105 B.众数是104 C.中位数是104 D.方差是50
4.某校九年级开展“光盘行动”宣传活动,各班级参加该活动的人数统计结果如表,对于这组统计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人数
52
60
62
54
58
62
A. 平均数是58 B.中位数是58 C. 极差是40 D. 众数是60
5.某中学举行校园歌手大赛,7位评委给选手小明的评分如下表:
评委
1
2
3
4
5
6
7
得分
9.8
9.5
9.7
9.8
9.4
9.5
9.4
若比赛的计分方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则小明的最后得分为( )
A.9.56 B.9.57 C.9.58 D.9.59
6.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3环,方差分别为=0.56,=0.60,=0.50,=0.45,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 B.乙 C.丙 D.丁
7.我市某中学举办了一次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最后确定7名同学参加决赛,他们的决赛成绩各不相同,其中李华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但能否进前四名,他还必须清楚这七名同学成绩的( )www-2-1-cnjy-com
A.众数 B.平均数 C.中位数 D.方差
8.数据0,1,1,x,3,4的平均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1 B. 3 C. 1.5 D. 2
9.若一组数据﹣1,0,2,4,x的极差为7,则x的值是( )
A. ﹣3 B. 6 C. 7 D. 6或﹣3
10.某中学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小时)
5
6
7
8
人数
10
15
20
5
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 )
A.6.2小时 B.6.4小时 C.6.5小时 D.7小时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夏天某地区一周最高气温的走势图如图所示,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____℃.
12.某同学在一次期末测试中,七科的成绩分别是92,100,96,93,96,98,95,则这位同学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3.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_____.
14.设数据:1,2,3,4,5的方差为,数据:11,12,13,14,15的方差为,则_____.(填:“”、“”或“”).
15.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各进行10次射击练习,总成绩均为95环,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方差分别是, ,则成绩更稳定的是__________.
16.某班25名同学在一周内做家务劳动时间如图所示,则做家务劳动时间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
A. 2和1.5 B. 1.5和1.5 C. 2和2.5 D. 1.75和2
17.超市决定招聘广告策划员一名,某应聘者三项素质测试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创新能力
综合知识
语言表达
测试成绩(分)
82
70
90
将创新能力、综合知识和语言表达三项测试成绩按50%,30%,2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则该应聘者的总成绩是__________分.2-1-c-n-j-y
18.数据1,2,x,-1,-2的平均数是0,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
19.一射击运动员击靶10次,2次命中10环,3次命中9环,5次命中8环,则他平均命中 _______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6,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为 .
三、解答题(共60分)
21.(10分)某市团委举办“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甲、乙两所学校参赛人数相等,比赛结束后,发现学生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90分,100分,并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1)在图①中,“80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
(2)请你将图②补充完整;
(3)求乙校成绩的平均分;
(4)经计算知S甲2=135,S乙2=175,请你根据这两个数据,对甲、乙两校成绩作出合理评价.
22.(10分)2017年3月28是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某校为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安全知识测试,并对测试成绩做了详细统计,将测试成绩(成绩都是整数,试卷满分30分)绘制成了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请回答:
(1)参加全校安全知识测试的学生有 名;
(2)中位数落在 分数段内;
(3)若用各分数段的中间值(如5.5~10.5的中间值为8)来代替本段均分,请你估算本次测试成绩全校平均分约是多少.
23.(10分)在最近的五次数学过关测试中,小聪和小明的成绩如下表:(单位:分)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小聪
75
80
100
90
80
小明
70
85
95
95
80
(1)完成下表:
平均成绩(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小聪
85
______
______
小明
______
85
95
(2)在这五次测试中,哪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请说明理由.
24.(10分)为了解某校九年级男生的体能情况,体育老师从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并对成绩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尚不完整的扇形图和条形图,根据图形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本次抽测的男生有________人,抽测成绩的众数是_________;
(2)请将条形图补充完整;
(3)若规定引体向上6次以上(含6次)为体能达标,则该校125名九年级男生中估计有多少人体能达标?
25.(10分)某校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其中七年级二班全体同学一个学期平均一天阅读课外书籍所用时间的情况如下表:www.21-cn-jy.com
时间(小时)
0.5
1
1.5
2
5
人数(名)
7人
18人
12人
3人
由于填表的同学不小心把墨水滴在了表上,致使表中数据不完整,但知道所用时间为1小时的人数为全班人数的36%.结合上表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1)七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
(2)学生所用时间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多少小时?
(3)如果把该班的学生的所用时间情况绘成扇形统计图,则所用时间为2小时的人数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多少度?21·世纪*教育网
26.(10分)有甲、乙、丙三种糖果混合而成的什锦糖100千克,其中各种糖果的单价和千克数如表所示,商家用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什锦糖的单价.【出处:21教育名师】
(1)求该什锦糖的单价.
(2)为了使什锦糖的单价每千克至少降低2元,商家计划在什锦糖中加入甲、丙两种糖果共100千克,问其中最多可加入丙种糖果多少千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参考答案
2.B.
【解析】根据方差的意义:体现数据的稳定性,集中程度,波动性大小;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
3.D.
【解析】A平均数为:(96+104+104+116)÷4=105,故A正确;
B出现最多的数据是104,所以众数是104,故B正确;
C先排序:96、104、104、116,所以中位数为÷2=104,故C正确;
D方差为: [(96﹣105)2+(10-105)2+(104-105)2+(116-105)2]=51,故D错误.
故选D.
4.A.
【解析】平均数=(52+60+62+54+58+62)÷6=58;中位数为(58+60)÷2=59;极差为62-52=10;众数为62.21*cnjy*com
5.C.
【解析】根据题意得小明的最后得分==9.58(分).
故选C.
6.D.
【解析】直接利用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进而分析即可.∵=0.56,=0.60,=0.50,=0.45,∴<<<,∴成绩最稳定的是丁.21*cnjy*com
故选:D.
7.C.
【解析】由于总共有7个人,且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第4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4名,故应知道中位数的多少.
故选:C.
8.D.
【解析】根据平均数可得:(0+1+1+x+3+4)÷6=2,解得:x=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3)÷2=2.
9.D.
【解析】根据极差的计算法则可得:x-(-1)=7或4-x=7,解得:x=6或x=-3.
10.B.
【解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5×10+6×15+7×20+8×5)÷50=6.4(小时),故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6.4小时.
故选:B.
11.15
【解析】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为众数,观察可得,15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5.
12. 96,96
【解析】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92,93,95,96,96,98,100,
位置处于中间的数是:96,故中位数是96;
次数最多的数是96,故众数是96,
故填:96,96.
13.9
【解析】∵3,x,0,-1,-3的平均数是1,∴ =1,∴x=6,∴这组数据的极差为6-(-3)=9;
故答案是:9 .
14.=
【解析】,
∴,
,
∴,
∴,
故填:=
15.乙
【解析】由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小,则数据的波动越小,成绩越稳定可以作出判断.解:∵S甲2=0.6,S乙2=0.4,则S甲2>S乙2,可见较稳定的是乙.21·cn·jy·com
16. 2,1.5
【解析】观察统计图即可知,2出现了8次,次数最多,是众数,第13个数是1.5,所以中位数是1.5.
17.80
【解析】根据题意,该应聘者的总成绩是:82×+70×+90×=80(分),18.2
【解析】1+2+x-1-2=0,解得x=0,方差S2= [(1-0)2+(2-0)2+(0-0)2+(-1-0)2+(-2-0)2]=2.19.8.7
【解析】平均命中的环数是: (10×2+9×3+8×5)=8.7(环).
20.6
【解析】∵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6,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列出
,
解得,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4,5,6,8,8,8,
一共7个数,第四个数是6,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
故答案为6.
21.(1)54°;(2)补图见解析;(3)85分;(4)甲班20同名同学的成绩比较整齐.
【解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甲班70分的有6人,从而可求得总人数,然后可求得成绩为80分的同学所占的百分比,最后根据圆心角的度数=360°×百分比即可求得答案;
(2)用总人数减去成绩为70分、80分、90分的人数即可求得成绩为100分的人数,从而可补全统计图;
(3)先求得乙班成绩为80分的人数,然后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平均数;
(4)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做出评价.
解:(1)6÷30%=20,
3÷20=15%,
360°×15%=54°;
(2)20-6-3-6=5,统计图补充如下:
(3)20-1-7-8=4,
=85;
(4)∵S甲2<S乙2,
∴甲班20同名同学的成绩比较整齐.
22.(1)1200;(2)400;(3)本次测试成绩全校平均分约为17.25分.
【解析】解:(1)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学生总人数为
.
(2)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在分数段0.5?15.5的人数为450,在分数段15.5?20.5的人数为400, 21教育网
故所求中位数落在15.5?20.5分数段内.
(3)x.....23+0.
,
所以本次测试成绩全校平均分约为17.25分.
23.(1)80,80,85(2)小聪的成绩比较稳定
【解析】(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即公式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方差的意义即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程度,得出方差越小越稳定,应此小李的成绩稳定;(3)选谁参加比赛的答案不唯一,小李的成绩稳定,所以获奖的几率大;小王的90分以上的成绩好,则小王获一等奖的机会大.【版权所有:21教育】
解:(1)
平均成绩(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85
80
80
85
85
95
(2)
(分2)
=90(分2)
∴小聪的成绩比较稳定.
24.(1)25,6次;(2)补全图见解析;(3)该校125名九年级男生约有90人体能达标.
【解析】(1)对比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可知,抽测成绩为7次的男生人数有7人,占总人数的28%,由此可求出总人数,求出抽测成绩为4,5,6,7,8次的人数,即可得到抽测成绩的人数.21cnjy.com
(2)由抽测成绩为6次的男生的人数补全条图形.
(3)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解题.
解:(1)本次抽测的男生有:7÷28%=25,抽测6次的人数有25-2-5-7-3=8人,所以众数是6次;【来源:21cnj*y.co*m】
(2)如图所示
(3)(人).
答:该校125名九年级男生约有90人体能达标.
25.(1)50(2)1.25(3)86.4°
【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知道捐款金额为10元的人数为全班人数的36%,由此即可求出九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
(2)首先利用(1)的结果计算出捐15元的同学人数,然后利用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即可求出捐款金额的众数和中位数;
(3)由于捐款金额为20元的人数为12人,由此求出捐款金额为20元的人数是总人数的百分比,然后乘以360°就知道扇形的圆心角.
解:(1)∵18÷36%=50,
∴七年级二班共有50人;
(2)∵捐15元的同学人数为50-(7+18+12+3)=10,
∴学生捐款的众数为10元,
又∵第25个数为10,第26个数为15,
∴中位数为元;
(3)依题意捐款金额为20元的人数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86.4°.
26.(1)该什锦糖的单价是24元/千克;(2)加入丙种糖果40千克.
【解析】(1)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三种糖果的单价和克数,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2)设加入丙种糖果x千克,则加入甲种糖果千克,根据商家计划在什锦糖中加入甲、丙两种糖果共100千克和锦糖的单价每千克至少降低2元,列出不等式进行求解即可.
解(1)根据题意得:
(元/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