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
___________决定。
(2)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权力,加强君主专
制,设立了_______。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2.设立:
(1)时间:_____年间设立。
(2)组成:由_____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3)职责: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_________照皇
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
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3.影响:_______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使君主专
制进一步强化。雍正皇帝军机大臣乾隆帝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
(1)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_________。
(2)时期:_____、雍正和乾隆三朝。
(3)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
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知识分子康熙2.文化专制政策:
(1)大力提倡_________,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
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2)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_________
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尊孔读经清朝统治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吏治腐败:
(1)官吏为了求得升迁或自保,贿赂上级,结党营私,
贪污成风。
(2)八旗兵的_____精神荡然无存,军风军纪日益败
坏,军备废弛,贪污之风普遍。尚武2.经济衰退:
(1)官僚机构臃肿,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出现了财政危
机。
(2)_________严重,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
重。土地集中四、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
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2)统治者担心国家_________受到侵犯,又惧怕_____
_____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领土主权沿海人民2.含义:_________对外贸易。
3.表现:
(1)顺治时期,颁布“____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下令沿海居民内迁,不准“片帆出海”。严格限制禁海令(2)清朝在_____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
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
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3)1757年,只开放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
“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台湾广州十三行4.影响:
(1)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
_________。
(2)消极影响: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_____
_____和_________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
的发展进程。自卫作用科学知识生产技术【微点拨】
☉易错点1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易错点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实行文字狱。☉易错点3 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非完全断绝往来。
☉易错点4 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微思考】
清朝吏治的腐败对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自朝臣至地方官员,竞相搜刮,吏治腐败,贪赂公行。政治腐败导致了经济的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吏治腐败使土地集中严重,社会的贫富分化严重,不堪忍受严酷盘剥的各地民众,酝酿着推翻清王朝的斗争。【微阅读】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朝物产丰富,应有尽有,原本就不打算与外国人进行商品交流,互通有无。这段话说明乾隆帝夜郎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为后来中国的落后挨打埋下了祸根。【图解历史】
机构名称:____A____
设立时间:____B____
历史影响:____C___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机处雍正时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知识构建】 清朝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缔造了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也是在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由盛转衰,为日后中国备受欺凌埋下隐忧。【强化君权】
材料一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材料二 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可见一斑。(1)材料一是对清代哪一机构的记述?它的设立对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2)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提示:文字狱。这种文化专制的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闭关锁国】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材料四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材料五 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分析,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出于什么考虑,你的根据是什么?
提示: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考虑:外国货中国不缺,不必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根据: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4)根据材料五,归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
提示: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实行迁海令,只开放广州一处。【学史明智】
(5)结合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提示:启示:对外开放促进国家繁荣,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
做法: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探究延伸点】
1.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清朝中后期,吏治腐败、贪污成风的根源是君主专制统治。
3.文化专制、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等政策,使清朝陷入深重的危机,最终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