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黄河化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9 黄河化险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01 21:0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黄河化险权延赤 毛泽东(1893 ----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还是诗人,书法家。学习目标 1、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题。
2、感受一代伟人在困境中逆流勇进的气概。温故知新复述课文内容 本课的题目是“黄河化险请找出文中表现“险”的段落句子。
试着概括一下,部队遇到了怎样的险情。研习新课 然而,呐喊声陡起陡落,精壮青年如草叶一般被大浪拍回,跌得前俯后仰。而羊皮筏子早已翻扣着,旋转着,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啾啾啾——!这是子弹从头顶掠过的声音。四名卫士呼啦一声围住毛泽东。同时,河堤上下响起子弹钻入泥土的噗噗声。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两座山头已经出现了敌人。百余人的警卫部队是难以抵挡住七个旅的敌兵,不让他们追杀至黄河边的。前有天堑,不可逾越;
后有追兵,近在咫尺。 毛泽东望望洪水咆哮的葭芦河,望望堤岸上焦急等待的几百名干部战士,转身盯住枪炮声大作、喊杀声连天的高山,神色肃穆严峻。几百名干部战士都屏住了呼吸,连葭芦河的咆哮声也似乎变得远去。险情紧急,迫在眉睫 前有天堑,不可逾越;
后有追兵,近在咫尺。 险情紧急,迫在眉睫 认真阅读课文43—86段,思考:在危急关头,身负几百人的殷殷期望,面对生死抉择的毛泽东,为什么要抽烟?为什么会骂人? 危急关头,刻不容缓 。同时可看出伟人也有凡人之脾气,失态无礼不讲理,近乎歇斯底里。 毛泽东淡漠的两眼却燃起了火,那是停止思考的特征。警卫员身不由己哆嗦了一下。果然,毛泽东发作了:“你蠢!老子不要你,你滚!”为什么骂人? 传神地刻画了重大关头,毛泽东艰难抉择,反复斟酌的过程。 毛泽东似乎屏住了呼吸,鼻孔里流出两股青烟,才流出不多一段,又忽然被抽回去大部分;然后又缓缓向外流,然后又猛烈抽回去……终于,一根又粗又长的烟柱从他嘴巴里冲出,一直撞在湿漉漉的黄土地上,撞碎了,向四面八方弥漫。为什么吸烟? 蓦地,毛泽东立起了身,那支烟头奋力掼在地下,用脚踩去。嘴里迸出一声:“不过黄河!四个动词表现出什么?果断决定 表现出人物信心坚定,大胆自信,胸有成竹,藐视敌人。 “放心跟我走,老子不怕邪!”毛泽东从来不曾这样冲动、亢奋。他用讥嘲的目光朝敌人射击的山头瞟一眼,从容走上黄河岔的堤岸。不紧不慢,顺堤向西北方向走去。 概括主题 本文通过记叙毛泽东带领一支红军部队在黄河岸边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毛泽东谋略过人的一面,以及沉着勇敢、敢于挑战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他意气用事的缺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伟人形象。 找出文中描写毛泽东神情的词句,揣摩当时毛泽东的心理,完成下表 。分析形象小试牛刀 思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课文却借助吸烟这个生动可感的具体形象,表现出伟人在危急关头的慎重思考。请你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