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献县垒头中学
9.1固体压强
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答案:A
2、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带做得较宽
B.刀刃做得很薄
C.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D.大型平板拖车装有很多轮子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解:A、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刀刃做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
C、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大型平板拖车装有很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如图所示,a、b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Sa=3Sb,高度hb=2ha,对地面的压强pa=pb,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Fa和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a=ρb,Fa=Fb
B.ρa=2ρb,Fa=3Fb
C.ρa=ρb,Fa=Fb
D.ρa=ρb,Fa=3Fb
【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得出两者对地面的压力关系,根据p======ρgh求出两者密度的关系.
【解答】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Sa=3Sb,pa=pb,
所以,由p=的变形式F=pS可得:
==×=×=3:1,即Fa=3Fb,故AC错误;
因p======ρgh,且hb=2ha,
所以, ==×=×=2:1,即ρa=2ρb,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液面齐平.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分析】甲乙质量相等,对容器底的压力(F=G=mg)相等;A的底面积大,根据p=分析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的关系;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和原来的情况相同.
【解答】解:(1)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此时两液面齐平.因为是圆柱形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F=G=mg,所以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FA=FB;由于A的底面积大,由p=可得,A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pA<pB,
(2)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因为两液面仍保持齐平,所以和未抽出时的情况相同,即pA<pB,FA=FB.
故选A.
5、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
A.p甲大于p乙
B.p甲等于p乙
C.p甲小于p乙
D.无法判断
【分析】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体,压力等于重力,对于长方体铁块,根据压强的变形公式p=====ρgh判断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因为长方体铁块均匀,并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若把它竖直截成大小不等的两块,由于它们的厚度h相等,
因为p=====ρgh,
所以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
B.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
C.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
D.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
【分析】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其压强就越大.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其压强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其压强越小.
【解答】解:A、啄木鸟有尖硬的喙,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故A正确;
B、狗的犬齿很尖,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故B正确;
C、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在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适于在水中生活.故C错误;
D、骆驼的脚掌很大,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故D正确.
故选C.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积大于乙,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答案:A
8、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A.4:1
B.8:1
C.4:3
D.1:2
答案:B
9、如图所示,小明在沼泽地中陷得较深,小华脚下垫有木板,没有陷进沼泽.此现象说明
(A) 小明同学对地面产生较大的压力
(B) 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C) 小华同学对地面产生较大的压力
(D) 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答案:B
10、一块长方体砖以平放或竖放两种不同的放置方法,放在水平地面上都静止不动,则它对地面施加的压力大小_______,地面受到的压强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若平放时地面受到的压孤为1500帕。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同 不同 1平方米上受到的压力为1500牛
11、用50N的水平力把接触面积为50cm2物重为20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对墙的压力为______牛顿,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_______帕斯卡。
答案:50
1X104
12、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______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它对地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知道大象的质量,根据G=mg求出重力,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知道每只脚掌面积可求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受力面积,根据p=求出对地面的压强,再根据p=分析大象抬起一条腿时对地面压强的变化.
【解答】解:大象的重力:
G=mg=6×103kg×9.8N/kg=5.88×104N;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大象四脚着地时和大象抬起一条腿时,对地面的压力均为:
F=G=5.88×104N,
当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受力面积:
S=4×600cm2=2400cm2=0.24m2,
此时对地面的压强:
p===2.45×105Pa;
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则作用面积变成了三只脚,作用面积减小,在压力不变时,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5.88×104;2.45×105;不变;变大.
13、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____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分析】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不能直接观察物理量的变化,而是通过物理量变化导致其它量的变化时,通过其它量的变化判断物理量的变化,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解答】解:(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
(2)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应选择图D、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不同,应该通过图中的E、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由图D、E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由图E、F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由此可知,小丽的结论是正确的.
(4)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减少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故答案为:
(1)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D、E;E、F;(3)正确;(4)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受力面积.
14、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 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 .(选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 .
【分析】(1)压力作用效果用物体形变大小来反映.
(2)(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就要保证受力面积一定;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就要保证压力的大小一定.据此可总结结论并判断其应用实例.同时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法设计出新的探究方案.
【解答】解:(1)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2)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这样可以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合题意;
C.汽车限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对路面的压强,不合题意;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AD.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只改变压力的大小,故他的操作步骤是: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AD;
(3)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15、利用一支尖头铅笔(如图所示),现场体验“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控制变量”广泛用于物理实验中,请简述此项实验控制变量的具体做法: .
(2)实验得到的结论: .
解:(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在实验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把铅笔放在两个手指之间,用力挤压,此时铅笔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两侧手指所受的压力也是相同的.
(2)把铅笔的尾部和尖部顶在两个手指中间,尖部手指的凹陷程度大,尾部手指的凹陷程度小.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
(1)把铅笔放在两个手指之间,用力挤压.
(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16、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形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哪个铁块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正方形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个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以图中长方形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形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压强表达式的推导: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所以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2)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上面的猜想.
答案:(1)F/S=G/S=mg/S=ρShg/S=ρhg 铁块的高度和密度 三 (2)将三个铁块竖直放置海绵上,观察比较海绵被压陷的深度,若深度相同,则可验证猜想三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