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高级中学高一学年五月份考试
历史试题
1.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A.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
2.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
吃饭”。下列哪些语言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田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张我禾黍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元代王祯《农书》中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这说明曲辕犁( )
A.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
B.只适合南方水田
C.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
D.变革了耕作方式
4.右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站着的老妇双手忙着引线团,疲惫而沧桑的脸上体现出体谅和爱抚,身上穿着补丁累累的破烂衣服,坐着的村妇一边怀抱婴儿哺乳一边摇轮。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民众生活安宁富足
B.
棉纺织业发展迅速,棉布成为主要的衣料
C.
作者富有现实主义的精神
D.
手工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5.《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6.考古发掘的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官营手工业(
)
A.
生产人员众多,频繁流动
B.
生产分工细密,官府控制
C.
生产工艺粗糙,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民间出资
7.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坊市制度崩溃
C.土地政策调整
D.政府管理失控
8.下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我们可以推断(
)
①刘家功夫针铺属于私营工商业手工作坊
②刘家功夫针铺品牌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较强
③该印记具有商标广告作用
④宋代商品经济较活跃
⑤宋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9.“大街小巷叫卖食品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小市”。上述现象最早有可能出(
)
A.
西汉长安
B.
唐朝前期的洛阳
C.
北宋开封
D.
南宋临安
10.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
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B.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代表了所有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D.
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11.下列明清时期的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B.
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
D.
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1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商代遗址中出土牛骨
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
B
唐代工匠子弟入匠籍后不能随便改行
唐代官营手工业者受到严格限制
C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棉纺织业成为宋朝朝廷赋税主要来源
D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输入中国
此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13.唐朝人张籍在《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的叙述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商人为追逐利益往来奔波
B.
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C.
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D.
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14.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C.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D.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15.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
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
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C.
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
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16.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
A.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B.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
C.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危机
D.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黑奴贸易
17.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
)
A.新航路的开辟是英国人首先实现的
B.英国殖民扩张兴起
C.英国是“海上霸主”
D.殖民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
18.新航路开辟后,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打败众多对手,逐步建立起“日不落”帝国的是(
)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19.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0.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棉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他的工厂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
他能够坐火车上班
C.
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D.
有时他到伦敦乘坐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
21.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物向矿物的转变”,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A.
家庭作坊
B.
手工工场
C.
工厂制度
D.
垄断组织
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作者主要探究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前提和条件(
)
A.
原料、资本、劳动力
B.
政治制度、劳动力、资本
C.
市场、资本、劳动力
D.
技术前提、资本、劳动力
23.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A.
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
B.
黑奴贸易已经无利可图
C.
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D.
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
24.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科学技术突破
社会发展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大企业时代
C
铁器、牛耕运用推广
中国开始进入农耕时期
D
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来临
25.依据下表,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大西洋三角贸易主条目: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盐、布匹、朗姆酒非洲→美洲:黑奴美洲→欧洲:糖、烟草、白银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太平洋三角贸易主条目:鸦片贸易清→英国:茶英国→印度:棉织品印度→清:银、后期鸦片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心变化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C.
地区性贸易在全球普遍兴起
D.
世界贸易结构发生一定变化
26.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同时,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其中通用公司、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成为现代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典范。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
A.
当时美国科研开发力量最为雄厚
B.
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紧密联系
C.公司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D.
国力强弱取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27.1870-1987部分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表(美国的人均每小时总值为100美元),据此可知(
)
年份
1870
1913
1950
1973
1987
德国
5
50
30
64
80
日本
19
18
15
46
31
英国
104
78
57
67
81
美国
100
100
100
100
100
A.
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
B.
美国的生产力水平最高成为“世界工厂
C.
日本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
D.
英国的生产力水平相对下降但仍有一定优势
28.“今天(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B.
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C.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
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29.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不断有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30.
“自1869年至1894年,商办企业只有50多个,资本共有500余万元。虽然数量很少,实力甚微,但它却是一种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属于这一“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的近代企业是(
)
A.
轮船招商局
B.
发昌机器厂
C.
江南制造总局
D.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31.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民族独立实现
B.社会性质改变
C.政府大力支持
D.国际环境有利
3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
A.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
B.卷烟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
33.某同学在主题为《上海与近代中国经济》的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了以下三则材料:
①100法币只能买0.002416两大米
②3000家大工厂只有600家开工
③百货架上80%的商品来自美国。这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年的上海(
)
A.
1895年
B.
1913年
C.
1936年
D.
1948年
34.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期新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C.
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35.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皆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此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城乡思想观念的截然对立
B.
城乡生活习俗的巨大差异
C.
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
D.
交通进步是习俗变革的根源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 晃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扎扎,牛驴走芸芸。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纯。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诗《朱陈村》
材料四:中国历史上有考古史料为证的本末观萌芽出现在战国。孟柯将商人称之为“贱丈夫”,在理论上正式将农业生产放到首位。而韩非则把手工业与商业称为“末作”,使重本抑末的观点变得更加鲜明。秦朝允许私人经营冶铁煮盐等重要行业。但到西议初年,汉高祖规定“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官史”,商人的地位受到打压。到汉武帝时期,所有的冶铁煮盐业收归国官管,私人经营的大手工业从此趋于衰落,其他行业也因沉重的赋税受到极大抑制。
——整理自王大庆《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和财富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蒸汽机车和轮船大量出现,英国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收购原材料推销工业品。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当代全球化研究》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财富大迁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蒸汽机产生的影响?(4分)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4分)
虎林市高级中学高一学年五月份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1-5BDACB
6-10BCCCB
11-15CBDCD
16-20BDDDC
21-25CCCBD
26-30BDCBB
31-35CBDBC
36【答案】(1)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经验的积累;水利工程的修建和水利工具的改进;人民的辛勤劳动。(8分)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闭保守;负担较重,容易破产。(答出任何三条即可的满分)(6)
(3)表现:商人社会地位低;盐铁官行;政府重征商业税。(3分)
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以小农经济为基础;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税源,抑制工商业发展;思想家们“抑商”思想的影响。(3分)
37
(1)
加速了西欧封建主义的衰落;
提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成了荷兰、英国的崛起;
也加剧了被掠夺地区的灾难和落后。(每要点1分,共4分)
(2)
影响: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加快城市化进程(工业城市兴起);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加剧了环境污染。(注意一分为二,只答一个方面不能得满分,答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得4分)
(3)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革新;跨国公司的推动。
(答出任何2点就可以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