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练习
1.??????????????????????????????????? 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21*cnjy*com
2.“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有两个瓶子,其中一个空瓶子,另一个瓶子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使这两个瓶子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叫 ,在实验开始前, 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
4.小光同学在操场上练习爬杆,当他从竿的顶端滑下时,感到竿烫手,说明竿的内能 (“增大”、“不变”或“减少”),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竿的内能改变的。
5.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化成水需要放出热量 B.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不为零
C.水结成冰需要吸收热量 D.热传递不能改变物质的内能
6.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7.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8.下列选项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烤火取暖 B.夏天,在饮料中放冰块
C.冬天,搓动双手会发热 D.夏天,石头被晒得很热
9.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10.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
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11.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附近能闻到肉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12.简答:为什么冬天手冷了,搓手可以使手暖和起来?
答案与解析
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J
2.做功;热传递;等效的
解析: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燃烧,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是手从火吸收热量,使自己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无论是“钻木”,还是“烤火”,都能使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所以对于改变内能是等效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扩散;B
解析:密度小的空气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过一段时间,形成比较均匀的气体,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B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如果把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空瓶子放在下面,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在重力作用下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1cnjy.com
4.增大;做功
解析:当小光同学从竿的顶端滑下时,感到竿烫手,说明竿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竿的内能发生改变的。2·1·c·n·j·y
5.B
解析:A.冰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故A错误;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B正确;C.水结成冰属于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故D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D
解析: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A错误;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但质量小,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C.晶体熔化过程中,质量、温度不变,但吸热,故内能增加且温度不升高,故C错误;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正确。21·世纪*教育网
D
解析: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
解析:A.冬天烤火取暖,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夏天,在饮料中放冰块,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冬天,搓动双手会发热,因摩擦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夏天,石头被晒得很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9.B
解析: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说法错误;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说法正确;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说法错误;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从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说法错误。21·cn·jy·com
10.CD
解析:A.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故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能发生热传递,故A错误;B.0℃的冰变成0℃的水,虽然质量不变、温度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大,故B错误;C.同一物体,质量不变,温度降低,所以内能减小,故C正确;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即做功的方式可以增大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www-2-1-cnjy-com
D
解析:A.在附近就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控制了液体的蒸发面积,可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故C正确;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错误。2-1-c-n-j-y
12.解答:两手相互搓动,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会感到暖和。